老师和学生应该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希望你们能实际的给我提出一些建议! 谢谢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性:坦白或明朗-彼此诚实不欺诈。关心-----彼此都 知道自己受对方所重视。独立性----一方不依赖另一方。个体性----一方允许另一方发展欺独特的个性与创造力。彼此适应对方的需要---一方需求的满足不以另一方需求的牺牲为代价。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过程教师应做到 三不要:(一)不要轻易生气 记得有人曾这样给生气下了定意: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教学中的“生气”直接来源于学生。或因为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或因为品德上屡教不改,或因为课堂上纪律松懈,或因为学习跟不上节拍……每天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而这又往往成了老师们火冒三丈的导火线。在头头几次,通过沟通,情况会有些好转,但多次沟通后仍无效果,老师们往往会采取第二种行动,气乎乎地摘起电话,告之家长。这种“告状”似乎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时间一长,老毛病又犯了。老师对此,批批告告,告告批批,数次后,老师对他也不抱多大的奢望了,心情好的时候,扯他几句;心情不好的时候,当他空气。若有人再提起和他沟通,老师只能无奈地摇头说那是“对牛弹琴”。我在这几年里,接触过这样的学生四十来个,可以很肯定地说,他们并不是那么令人讨厌,其实他们也很可爱。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破窗效应告诉我们: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是多么重要。在教育教学天地里,师生间的情感就像窗子,破碎了,并且破碎得很厉害,是因为我们没有及时补救,或没有在事情发生的最初状态时把工作做细做彻。毕竟当你接触到这样惰性极强的孩子时,对他们来说,不是偶然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他是从一个很早的时间段里已经孕育了一种顽固的生命,这种生命状态不是积极、主动的,而是消极、懒惰的。也许是从幼儿园已经开始这种他人包办的生活区;也许是他多次学过了老师的“辣椒酱”滋味,错误地认为老师么,不就是这么几套?所以,我们首先要有心理准备,要有打“持久战”的信心。“我是一个教育者,他只不过是个孩子。”“一个臭小子就这么把我难难倒吗?”“别臭美啦!最后胜利的一定是我。”老师们,当你有了这样的心理定势,那么就让我们从一个智者的高度来开启这扇心灵的大门吧。切记一点:不要轻易生气,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真诚。提到真诚,我们做做老师的并没有做到十二分地好,其实,这些孩子不是那么“幼稚”,他们已十分熟悉我们的“把戏”,老早就看透了我们的“谎言”。“为你好,全都是为你好,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如果我们的说教与孩子父母的苦口婆心的唠叨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所谓的“教育”、“沟通”是失败的。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可以再现实一点就是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工作是互利的。在充分认识并建立在坦诚的房角石上,我们也不要急于求成,不至于轻易生气。我们当老师的,也是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然有时会生气,有时不生气。/生气的确是一个人的权利,你不能要求他不准生气也不能强迫他马上生气,换句话说,生气既是人的自然情感的流露,也是一个人的自由权利。但我要告诉可敬的教育教者们:我们不能生气!生气不仅对我们自身有害,我们做老师的,很清楚地知道,生气会影响我们一天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气”这家伙是个非常可怕的恶魔,当它一被释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乱头绪,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甚至可以叫人心里的力量瘫痪,根本就不想去解决接踵而来的一连串的问题。再者,我们正在气头上时,往往会失去理智,这理智既指着行为上,也指着问题认识上的。正在气头上,我们往往会把矛盾激化。这样解决起问题来就更为棘手。请看下面一张简图:懒 —————————————————作业要求 (矛盾1)学生—————————————————任课老师 (矛盾2)从上面的这张简单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在学生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时,剖析其原因大略归结于懒;一生气我们便嘴里涌出这么一句话来“你怎么这么懒?”老师心里一想,我布置的作业他老是不完成,紧接着第二句话“你干嘛总是要和我作对?”“你不是存心要和我唱反调吗?”你看,从完成作业的要求与学生的惰性之间产生的矛盾,已转化为学生的有意和老师作对,唱反调。这样,问题就更不好解决了。所以,我们在生气时,无意中很轻易地将矛盾激化了。我们也就失去了认识问题的根本性应有的理智。有时,也许是因为不会做,也许是因为作业量过多,也许是因为身体不适,也许是因为心情不好……但我们很多时候笼统地把它归结为懒,当我们听到真正惰性极强的学生为自己编种种谎言,找种种借口时,我们就会把问题的矛盾提升为“存心与教师作对”。事实上,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有向善的一面,他真的要和我们作对吗?实际上,他就是那么懒得可怜,懒得成了很会编谎言的孩子,懒得成了伙伴们不愿接近的学生,懒得成了老师不愿理睬当全空气的可怜虫。其次,他们不仅在行为上表现得很可怜,我更可怜他们心灵上的贫穷。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视角,看待一件事,换个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如果,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采取一些他们能接受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和引导,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要善待自己,爱惜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爱别人啊。教育工作者们,让我们抛弃“易怒”,真诚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吧。那样,生命所给予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接触到的都是一个个全新的世界。我们需要一个过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允许我把“生气”把握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动不动就生气,一触即发,一发不可收拾,(失控);二是勉强能控制几分钟,我把它命名为“可怕的沉默”,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迎来一场雷鸣交加的暴风雨,(强忍);三是因为马上想对策,根本没有时间想怎么生气,即心里就没有哪一股“气流”要冲出来,(理智作主)。我们都晓得第一层次是不可取的,于是强忍,但事实上,长期的强忍,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残酷的身心灵的伤害。我有读过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魏先生给了我们一个控制自己情绪的办法。他说,当你想生气时,心里数数:1、2、3、4……第二次你就可以数到期10秒、20秒,最后,终于把这气给忍住了,咽下了。我倒觉得我们教育者真是可怜,成天在孩子面前忍声吞气。其实,我认为我们可以把自身调整到这样的一个状态(第三层次的),(你会和我一样享受教师的职业道德幸福。):这一次是锤炼我的生命更成熟,我可以把它处理得十分妥当,当然,不需要“生气”来帮我什么忙,在我的生命里头,没有“生气”这个词,没有“生气”发挥威力的机会和空间。这不是自我安慰,这是一种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当我们的学生忘却我们和他之间的约定时,当他的坏习惯再次发威时,我们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他:我要你知道,我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一个成熟的教育者生命里头,没有“生气”,不能说它是一种境界,因为“境界”这个词总是叫人望而生畏,事实上,只要你行动起来,坚持几个星期,凡事从教育的角度看,你一定能理解我的观点,并且尝到其中的甘甜,享受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幸福。另外,第三层次并不排斥第一、第二层次,相反,它们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我们的人格都更加健全完美,让我们的教育性的生命更加丰盛,教育的灵性更美好,一起努力吧。(二)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表扬,会让学生更有动力,从而做得更好。而且,表扬不是那种敷衍的表扬,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恳。表扬很神奇。它会使一个陷入绝境的人看到希望;会使险恶的境地柳暗花明;会使人的视野海阔天空。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你带来些启发和参考。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或担心孩子被表扬多了会骄傲起来。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教师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表扬要及时,对应表扬的行为,老师要及时表扬。否则,学生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表扬要具体,表扬的越具体,学生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学生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老师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低年级的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三)不要单刀直入,把话说破。单刀直入,把话说破会使对方感到难以接受。因此,智者在给予批评式建议的时候,不会把话说得太露骨,而是点到为止,给对方留下余地,对方接受批评或建议的同时,还会心存感激之情;而愚者则单刀直入,话锋犀利,措辞激烈,恨不得把对方的皮给剥下来,方显自己高明,这除了给对方造成下不来台的尴尬以外,心中更多的是对愚者的愤恨。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犯错误,对于有错的人如果过分地严厉指责,可能会得不偿失,但如果以宽容的心态给其改错的机会,既照顾了他的面子,又会使他心存感激。  在社会交往中,智者往往对犯有错误或指正某人的缺点时,会动用智慧,在既不使对方尴尬的情况下,做恰当的批评指正,又能使对方心存感激,这比愚者那种得理不饶人对别人错误穷追猛打的批评方式不知要高明多少倍。但我们教师,太习惯于单刀直入,把话说破。无意中,我们不知伤害了多少个学生,不经意间,多少的幼小心灵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地自容。而我们因为习惯,无从发觉,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单刀直入,把话说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带给我们的阻力也是相当大的。从负面影响学生的向师性,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时,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了。相反,我们如果动用智慧,在不使学生尴尬的情况下,做恰当的批评指正,又能使他心存感激。这些虽然并不是激活学习动力的主导因素,却往往成了学习动力的来源和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1
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王主恩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从幼儿→儿童→青少年各种不同阶段中,学校生活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不论是人格的养成,知识的获得,处世之道都可在学校中学得,因而老师也自然地与我们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过去,老师对学生往往具有很大的权威,当时的民风纯朴,学生接收资讯的机会也少,因此学生也大多依赖老师提供的思想观念,作为日後处事的依据。随著时代的演进,家庭结构的转变,学生接收资讯的管道变多,个性上也较以往更 善於表达自我想法,因此,现在师生关系不如以往,大多强调要像朋友一般,师生关系显得紧张,不少老师认为很难和学生作良性互动与沟通。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便成为老师与学生间重要的一环。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代表的意义即学生信任教师且尊重教师,学生会愿意与教师合作,达成教师为他们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此外,也会使教学变得更有趣。本人认为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从几方面著手: 1.互相认识,互相了解:老师认识学生,是建立关系的第一步,不可抱著听其自然,日久就会认得的态度,而要刻意去经营。反之,学生也要认识老师,互相了解,增进关系。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师生之间的关系亦然,开始就得把关系搞好,然後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好的关系,是管教成功的一半。」师生之间一旦建立了良好关系,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彼此愉快地合作,和谐地相处。纵然学生并非个个都是「天下英才」,但得日日教之,也是一乐也。倘学生尊敬老师,喜欢老师,自然地就会表现出好的或是老师所期待的行为来,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於老师与学生是重要的。 2.发挥爱心,付出关怀:师生间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随著熟悉度增加,教师应设法取得学生的信任。在与学生互动时的角色扮演上,我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是老师(专业的知识传授者),是朋友(分享者),是慈母(充满爱的关怀),是严父(确实指正错误),亦是情人(甜言蜜语的赞美)。因此,在学校里,老师应该是学生遇到问题时谘询的对象。另外,面对犯错的孩子,我认为老师要「以爱心代替责骂,以关怀代替处罚」。因为爱心与关怀更能令其自省。老师若能发挥爱心,付出关怀的对待学生,使校园成为乐土,学习成为乐事;学生也会深深感激老师,也以爱心回馈老师。「师道」精神得以展现,教师能自然赢得学生恒久的敬爱。 3.建构良性的沟通与互动:现在师生间不再是「支配–服从」之单向关系,而是双向的良性的互动,在台上,老师仍应享有并运用适度的权威。在台下,老师可以和学生使用相同的语言,以平等的方式做沟通。由於沟通是双向的,所以学生方面也要尽力配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应抱持著积极乐观的态度,有了问题主动找老师请教;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且保有一颗开放、接纳学习的心!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假以时日,慢慢营造,点点滴滴的堆积聚集,并非一蹴可几。国人常说:「拉拉关系」,那指的是另一种关系,多半是由第三者为媒介的利害关系。师生关系,不能靠拉,要靠耕耘,靠双方的努力。你关怀我,我关怀你;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你体谅我,我体谅你;你尊敬我,我尊敬你。这些是良好关系的因,也是良好关系的果。师生合作,互信由之而生,水到渠成,不求自来。师生关系的维系,师生心灵的相契,就这样一天天,一点点地酝酿、发酵、完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05
1.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本
2.做学生的指引者、帮助者、而不是包办者
3.要努力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
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响学生。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高,感受性较灵敏,反应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