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侧压力取值

混凝土侧压力值计算后,为什么取小不取大?请高手指点。

模板侧压力一般根据两个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式一:F =0.22γCTOβ1β2V0.5式二:F=γCH式一是根据砼浇筑高度有效压头进行计算,即任意高度模板侧压力的最大值。浇筑速度较慢,将造成下部砼已经初凝,初凝部分对模板的侧压可以不作为考虑,故在有效压头以外,不进行考虑。

计算式中根据浇筑速度及初凝时间考虑未初凝部分的混凝土侧压力,也就是说,在此浇筑速度、砼初凝时间及容重等的相同参数下,浇筑任意高度模板侧压力的最大值(可以认为刚好自初凝面至当前浇筑高度液体砼对模板的侧压力),但一般浇筑高度较小,直至浇筑完毕,第一层砼任然未初凝,甚至距离初凝时间还较远。

那么该值与现场实际情况偏差就较大。远远大于实际情况。式二是按照实际全浇筑高度全部液态砼计算,那么可能会出现浇筑速度较慢,初凝块,没有浇筑完毕下部砼已经初凝,该部分砼对模板已经没有侧压力。

计算结果也远大于实际值。比如在效压头为4米,按计算式一计算结果就为适用于4米以上的模板侧压力,式二就式于4米以下的模板侧压力。大于4米时,当前浇筑高度4米以下可以认为当前条件下无侧压。

小于4米时,可以认为全部模板承压。故按照两式取小值。但在代入参数时压考虑最不利状况,即初凝时间最长、浇筑速度最快代入计算。

扩展资料:

侧压力系数对隧洞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并且与隧洞的断面形式也有一定的关系。隧洞围岩位移变化量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隧洞围岩的稳定性情况。

在同一侧压力系数下,埋深越大,隧洞关键点位移都会增大,在侧压力系数较大时,位移受埋深增加影响较显著。

在同一埋深下,侧压力系数较小时,隧洞围岩位移受侧压力系数影响也较小,当侧压力系数较大时,隧洞围岩位移变化较明显;当埋深和侧压力系数均取最大值时,不同断面隧洞的最大位移关键点所处的位置不同。

浇混凝土对墩、柱模板产生的荷载不同于平台模板上的重力荷载,新浇混凝土水平向外顶推侧模的作用,类似水顶推容器壁。但和水压不同,混凝土压力是暂时的,当混凝土硬度已足够支承自身时,这种压力随即消失。

各测点压力变化规律基本上按照在某一时间段近似线性上升,到达峰值后缓慢减小,然后稳压一段较短的时间又缓慢上升。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初凝时间及浇注速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这三种混凝土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

重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大于2500公斤/立方米,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集料制成的。如重晶石混凝土、钢屑混凝土等,它们具有不透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常由重晶石和铁矿石配制而成。

普通混凝土即是我们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立方米,主要以砂、石子为主要集料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

轻质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小于1950公斤/立方米的混凝土。它又可以分为三类:

1.轻集料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在800~1950公斤/立方米,轻集料包括浮石、火山渣、陶粒、膨胀珍珠岩、膨胀矿渣、矿渣等。

2.多空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其表观密度是300~1000公斤/立方米。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与稳定的泡沫制成的。加气混凝土是由水泥、水与发气剂制成的。

3.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轻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组成中无细集料。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范围为1500~1900公斤/立方米,是用碎石、软石、重矿渣作集料配制的。轻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500~1500公斤/立方米,是用陶粒、浮石、碎砖、矿渣等作为集料配制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侧压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在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第4.1.1条,给出了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公式: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取两式中教小值):
  F=0.22γctoβ1β2V∧½
  F=γ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 ;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
  t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o=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
  V——混凝土地的浇筑速度,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是入模的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新浇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和自重的共同作用下,对限制其流动的侧模板所产生的压力。我国有关部门在20世纪60 ~80年代初期对混凝土侧压力进行了大量的测试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尽管一次浇筑高度、浇筑速度不同,但混凝土侧压力分布曲线的走势基本相同:即从浇筑面向下至最大侧压力处,基本遵循流体静压力的分布规律;达到最大值后,侧压力就随即逐渐减小或维持一段稳压高度后逐渐减小,压力图形对浇筑高度轴呈山形或梯台形分布。经试验获得的侧压力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 最大侧压力随混凝土浇筑速度提高而增大,与其呈幂函数关系。
  (2) 在一定的浇筑速度下,因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从而增加其有效压头。
  (3) 机械振捣的混凝土侧压力比手工捣实增大约56%。
  (4) 侧压力随坍落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坍落度从7cm增大到12cm时,其最大侧压力约增加13%。
  (5) 掺加剂对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稠度有调整作用,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侧压力。
  (6) 随混凝土重力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通过以上试验研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1992)提出了以流体静压力原理为基础,并综合考虑泵送和初凝时间等有关因素的计算公式:当初凝前混凝土已充分振捣液化,则有效压头h=t0v,当浇筑高度H较小、浇筑速度较快时,可能t0v>H,则取h=H;当H较大,施工时采用分层浇筑,先浇的几层在基本上脱离了振捣影响区,有一定的“自立”能力,以及在配筋和模板等因素影响下,有效压头降低,侧压力减小,即h<t0v0,此时考虑一个有效压头影响系数,再计入坍落度和外加剂影响的调整系数;即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的标准值按两式计算,并取最小值。
第2个回答  2013-07-28
模板侧压力一般根据两个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式一:F =0.22γCTOβ1β2V0.5式二:F=γCH式一是根据砼浇筑高度有效压头进行计算,即任意高度模板侧压力的最大值。浇筑速度较慢,将造成下部砼已经初凝,初凝部分对模板的侧压可以不作为考虑,故在有效压头以外,不进行考虑。计算式中根据浇筑速度及初凝时间考虑未初凝部分的混凝土侧压力,也就是说,在此浇筑速度、砼初凝时间及容重等的相同参数下,浇筑任意高度模板侧压力的最大值(可以认为刚好自初凝面至当前浇筑高度液体砼对模板的侧压力),但一般浇筑高度较小,直至浇筑完毕,第一层砼任然未初凝,甚至距离初凝时间还较远。那么该值与现场实际情况偏差就较大。远远大于实际情况。式二是按照实际全浇筑高度全部液态砼计算,那么可能会出现浇筑速度较慢,初凝块,没有浇筑完毕下部砼已经初凝,该部分砼对模板已经没有侧压力。计算结果也远大于实际值。比如在效压头为4米,按计算式一计算结果就为适用于4米以上的模板侧压力,式二就式于4米以下的模板侧压力。大于4米时,当前浇筑高度4米以下可以认为当前条件下无侧压。小于4米时,可以认为全部模板承压。故按照两式取小值。但在代入参数时压考虑最不利状况,即初凝时间最长、浇筑速度最快代入计算。
第3个回答  2013-07-28
侧压力计算分布图其中:h有效压头高度h=F/γc(m)泵送混凝土条件下侧压力由两个因素决定——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混凝土浇筑速度,所以,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混凝土浇筑速度成为确定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大小的关键。由于这两个参数波动特别大,混凝土初凝时间在1℃~10℃之间波动,混凝土浇筑速度可在0.1m/h~40m/h波动,如此大的差距,对模板的设计至关重要,这也正是高支模易发生垮塌的重要原因。3.5.1混凝土初凝时间的选择混凝土初凝时间与试验室初凝时间不同,试验室计算初凝时间从水泥加水开始,而作为计算模板侧压力的混凝土初凝时间则是从混凝土入模开始算起。混凝土初凝时间与混凝土施工温度有如下关系: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JGJ104-97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所以混凝土的最低施工温度为5℃。夏季高温时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要求不高于28℃,当温度高于28℃时即采取降温措施,所以,混凝土的最高施工温度为28℃。作为模板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施工温度范围为:5℃~28℃,与此相应的混凝土初凝时间为:10~4.65h。混凝土施工温度与初凝时间关系见下图。混凝土施工温度与初凝时间关系图3.5.2混凝土浇筑速度的选择影响混凝土浇筑速度有三个环节: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能力、混凝土的运输能力、混凝土的泵送能力,一般情况下,这三者是相互配套的、协调的,而且一般情况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能力﹥混凝土的运输能力﹥混凝土的泵送能力,尤其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所以,混凝土浇筑速度一般按照输送泵的能力来确定。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可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配管情况和作业效率,按下式计算:Q1=Qmax×α1×η式中 Q1 ——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Qmax—— 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α1 —— 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η —— 作业效率。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混凝土输送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作为模板设计荷载取值,宜考虑最不利工况,也即各种参数宜取高值,这样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计算公式就为:Q1=0.63Qmax混凝土浇筑速度就为:式中:V——混凝土浇筑速度(m/h); A —— 结构截面积(m2)。设计模板和支撑时,首先对荷载的选择应特别慎重,一定要考虑最不利工况,否则,即使模板、支撑的设计计算有多么详细、合理,仍然隐含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模板、支撑的设计一定要注明施工条件,即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施工过程要严格控制,方可保证施工安全。
第4个回答  2013-07-28
呵呵,保守起见,一般取小值使用 如果按分析,可以考虑一定的离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