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和南通哪个经济好啊

如题所述

经济概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2006年,徐州在中国200个城市中排名第42位,处于江苏省北部各城市领先位置。这份报告还显示徐州在“文化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方面排名比较靠前,其中文化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0位。有关专家指出,徐州竞争力稳定增强,预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徐州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教实力较强,招商引资环境优越,经济社会发展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徐州处于东部沿海开发和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连接带,是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具有显著的东靠西移、南北对接、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区位战略特征。同时,徐州也是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江苏省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作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正在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速推进,努力把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成为江苏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让徐州成为沿东陇海线上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战略优势的经济发展“活力之城”。2006年,徐州实现GDP1429亿元,增长15.1%,第一次赶上和超过了江苏省平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实现16258元,增幅比全国高出5.8个百分点,绝对值超出258元,第一次赶上和超过了全国GDP平均水平。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徐州名列第33位,比2003年前进了17位,与北京、沈阳等15个城市一起被评为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城市。
徐州工业已经基本形成了机械、建材、化工、食品为四大支柱产业,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为新兴产业,煤炭、电力、建材、轻纺、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3家企业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10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5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中国或江苏省第一,徐工集团、天宝集团、维维集团是中国同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徐州传统服务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沃尔玛、家乐福、金鹰国际、中央百货、王府井百货等国内外知名商家纷纷入驻,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商贸中心圈”。
近年来,徐州市充分利用江苏省加快苏北振兴和开发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有利时机,按照“点线面推进、大项目带动、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实施“大工业支撑、大项目带动、大商贸流通、大城市建设”四大战略,使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徐州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建材、化工、食品为支柱产业,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为新兴产业,煤炭、电力、建材、轻纺、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

经济发展
  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分城乡看,城镇(市区和县城关镇)消费品零售额417.03亿元,增长20.0%;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19.51亿元,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65.72亿元,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8.94亿元,增长27.4%;其他行业零售额1.88亿元,增长19.7%。

  据海关统计,2007年进出口总值127.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出口90.23亿美元,增长25.7%;进口37.53亿美元,增长31.9%(主要分类情况见下表)。在全市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为91.10亿美元,增长28.3%。其中,出口61.35亿美元,增长25.1%;进口29.75亿美元,增长35.4%。
  全年新签外资协议项目744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46个;新批协议注册外资额77.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实际到帐注册外资额31.17亿美元,增长21.1%。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8.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4%;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8.49亿美元,增长40.3%;新派劳务人员1.54万人次,增长5.3%;年末在外劳务人员3.7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5%。
  2007年,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34.9%。全区形成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108家,其中超亿元企业55家。全年在建项目110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100个。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1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个。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6.35亿美元(含出口加工区),增长14.6%。其中,进口额11.30亿美元,增长23.9%,出口额15.04亿美元,增长8.5%。

徐州好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9
当然是徐州了
第2个回答  2013-07-16
徐州吧
第3个回答  2013-07-16
5月22号苏通大学通车了,南通发展速度很快的,应该南通好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