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林冲人物性格分析!

刚学完《水浒传》的第七十一回本的第十回,老师要我们分析分析,然后写一份材料。大家帮忙分析分析

林冲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人物。他原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

最主要的性格就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他虽然没有杨志那样一心向上爬,想飞黄腾达的野心,却一心想保持住那种富贵安逸的幸福生活。

可是人物一出场,作者将他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展示他的思想性格。一个美好的家庭,却偏有人要来破坏。他跟妻子一起到岳庙烧香,就在他站在墙外观看鲁智深使禅杖看得出神,并为之喝彩的一当儿,妻子就被高衙内调戏了。

作为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是绝对不能忍受的。所以林冲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不单纯是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简直一下子挖掘到了人的内心世界。

林冲怒目而视,但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白白地让高衙内走掉了。他考虑到“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表现了林冲性格中隐忍退让和委曲求全的忍耐一面。而鲁智深就不买账,他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是何等鲜明的对照!

扩展资料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后火并王伦,尊晁盖为梁山寨主。

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的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位,上应天雄星,位列马军五虎将,把守正西旱寨。抗击来围剿梁山军的官军、侵略北宋的辽国和剿灭国内造反的田虎、王庆、方腊势力时屡立战功。征方腊后病逝于杭州六和寺,追封忠武郎。 

林冲的事迹如“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等通过评书、戏曲等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扬州评话中有单独的《林十回》,由著名评话大师王少堂整理出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上梁山者,有许多并不是直接被逼上梁山的,甚至有些是被“赚入梁山”(如卢俊义),但是林冲确实是有目共睹的被逼上梁山者,他的遭遇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典型。作为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是一个下层军吏,受到了最直接的“乱自上作”中的“上”——高俅的陷害逼迫,在这种“逼迫”之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格复杂且变化的“豹子头”,至于他的性格有没有发展,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

林冲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之间关系和睦,结婚三载,“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他是满足于现状的,也许同他娘子一样,他也以为这是个“清平世界”(“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当灾难未降临到林冲头上时,他安分守己的生活,循规蹈矩,逆来顺受,他是一个普通人,有家庭,有事业,有保护生活不被破坏的执着。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林冲是《水浒传》中最完整的人。《水浒传》中,但凡是英雄好汉,多是不近女色的,是某种程度上的禁欲主义者,是不完整的人。而林冲对他的妻子有真挚的感情,可以说是众好汉中最完整的一个。他安于现状,安于现有生活的美好表象,但并不是说他缺乏血性。林冲听到到娘子被调戏后赶过去,第一反应是冲上前去把那后生肩胛扳过来“恰待下拳”;另外,当他得知陆虞侯是高衙内的帮凶时,“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侯”。由这两处,我们看到林冲并不是没有血性的人,只是他和妻子都坚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安稳过生活原则,在“出事”之前一直忍让,有着极强的忍耐性。但这毕竟不是“清平世界”,一味的忍让无济于事,逆来顺受却招来了变本加厉的迫害。

仔细阅读林冲集中出现的这几回(第七回至第十二回,第十九回),我们可以发现发展的并不是林冲的性格,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后是很难有大的改变的,而是他对世界、现实的认识。刺配沧州道,他向来救他的鲁智深求情,放走了一路害他的两名押送公人,这是他善良的本性所致,也是还没有真正认清现实的表现。这个时候的林冲还抱有幻想,幻想着“有朝一日”,直到高俅指使陆虞侯等人火烧草料场将他逼至毫无退路的绝境(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是个死罪),幻想破灭,他的血性才终于冲破压抑,喷薄而出。杀死陆虞侯等人,雪夜上梁山的林冲已经对黑暗的现实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这哪里是“清平世界”,而是一个连善良的平民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的黑暗社会,这时林冲眼中的世界终于撕下面纱,露出支离破碎的真面目。晁盖等人上山后,林冲果断而痛快的杀了王伦——“去心窝里只一刀,察地搠倒在亭上”,也许林冲火并王伦的行为在许多人看来有些过激,王伦并没有到非死不可的地步。但是现在的林冲与前面一味忍耐的林冲相比,此时此刻无疑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痛快。如果说前面杀陆虞侯等人是对自我的突破,那么现在杀王伦就是一种突破之后的强化,是在他变化了的性格上打的定型剂,他成为了更加名副其实的“豹子头”。

总的来说,林冲的上梁山是符合那个社会的逻辑的,因为人根本无法在那种黑暗社会中生存,林冲的上梁山具有必然性。但是虽然林冲是直接受到“上”的迫害而被逼上梁山,最后他也并没有反对招安,忠义始终是他内心的主导,面对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高俅,他也只是瞪圆了眼睛而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注定了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梁山泊好汉终于也逃脱不了悲剧性的命运。而在林冲身上,他的“官逼民反”的典型性更加重了悲剧意味,成为悲剧性的代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4
《水浒传》中,从林冲早期的表现看,性格无一不是逆来顺受。但同时,他性格中也有忍辱负重的特质。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为人光明磊落、仗义疏财。他具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及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第3个回答  2013-08-04
优柔寡断 有勇有谋 武功高强
第4个回答  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