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里的盗墓必备工具有哪些?

可不可以吧这些工具的具体形状,用法,作用都讲出来?最好告诉我在哪里有卖这些东西!(不要误会,我不是去盗墓)

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
      
      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芽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一般来说,西汉墓不带耳房,东汉墓多带两个耳房,这是标志。唐墓是墓砖搭起来的,砖之间没有粘合,搭成穹顶。而有墓砖的汉墓并不常见(大墓除外),多为墓坑或坑上加木方。明清墓则多为砖结构,墓砖之间以石灰和铁片镶死,有的明墓墓顶厚达两米多(七辐七券墓顶)……非常坚固。
    
    明墓距地面深度一般不超过六米,可以不用特殊方法而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汉墓一般距地表十一二米左右,西周墓则更深,要想一夜之间盗掘完成……必须使用特殊方法。尤其是汉墓、西周墓历史久远,标志难寻,先有一个“找地方”的过程。确定好位置、下探条、下铲、看坑灰、落实墓室形状方位(也就是确定年代)…… 然后才能做好准备、用特殊方法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
      
      盗墓贼盗墓的目标性非常强,比如……进入墓室会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然后在“左肩右脚”找东西,然后到耳室(东仓西库)搜罗,……至于其它位置,则看时间长短而定,时间短则弃之不顾。“看地形”时也有很多“心得”,比如“秦埋岭汉埋坡”等
 

第一类 主要用于挖掘,共计二十一种。即:
  
     方嘴铲、鸭口铲、扁平铲、圆铲、尖铲;奔雷锄、十字镐、丁字镐、撬棒;铁指套、肘节、尖棱节、膝护镰、刃镰、脚推、刺盖(有说为刺月镰或半月铲);十节伸缩撬杠、三丫环、膨胀环、百宝绵手套,(此三种皆为随身携带)弹簧手套。
  
     第二类主要作用是破墓道机关的,共计二十种。即:
  
     木锤、木钉(十五种)、虎钳、千斤顶、缅锯、钢丝锯、拉力索、汲水袋;十字刺、钢探针、丝索、圆盾、回环丝、棱锥、凹凸探针、网绵衣.
  
     第三类主要作用是装运物品,共计十一种。即:
  
     滑板拖板车、滑轮拖轮车、拉网、封袋、大背包、铁网背包、桃木篓、柳木筐、扁形箱(密封、抗震力极佳的一种以动物皮革制成的箱子)、纤纤囊(制作工艺已经失传,系以动物筋皮及植物纤维制成,承受力极大、伸缩力极强,用以装载大批量的不怕磨损碰撞而体积较小的物品,近代换为橡胶制品替代。)小封袋(近代用小塑料袋替代)。
  
     第四类用于防身,只计一种,类别不限,如:
  
     小刮刀、射刀、浸毒剑、圆月刀、枪械……
  
     第五类主要作用是照明、视镜等,共计七种,即:
  
     千里火、荧光、吹筒、照明荧光弹,窥视镜、水镜、潜望放大镜。(近代增加红外线眼镜、矿灯或小发电机摇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2
我还就是有点误会,我还真以为你要去盗墓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