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跟传统文化的区别

如题所述

以目前来定义,传统文化是个泛概念,就是凡是和中国传统沾边的都算传统文化,比如传统音乐,传统节日,茶道,甚至习俗等等。当然传统文化是包括国学的。而国学是一个非常严谨明确的概念,就是指儒家文化。并且是那些可以登堂入室的儒家文化。国家之学视为国学。
但是我不同意上述概念,我认为文化应该是凝聚一个民族的通俗信仰,这才是本质,否则文化便丧失了灵魂。没有任何意义。是否像祖先一样生活,是否听传统音乐,是否过传统节日,并不能表示我们是不是这个民族。甚至是宣扬传统道德也不重要,像五讲四美三热爱不是也很好么,为什么讲不下去了?因为其信仰核心垮塌了,又没有制度管理沦为空中道德,传统文化有些信仰么?有但却是官方不愿意谈及的,因为太迷信太混乱需要整理。而剩下的就是儒家道德,其有信仰么?没有,构建道德管理制度可能吗?任重而道远!所以其下场比五讲四美三热爱好不到哪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6
国学的发展史囊括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发展脉络,国学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单一的拣出来,设立学位要找基本依据,全面复兴中国的国学文化,实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复兴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文化,才是真正的国学复兴之日。国学的现代化就是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中的文艺、文化知识科学化的复兴起来、现代化起来。(欢迎转载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
  中华国学其宗旨,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学”应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其中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为天地立心”之学;其中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古代,“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贵族子弟在太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所需之术,是在古代“小学”阶段的必修课,乃是“为生民立命“之术;其中五术,乃是 “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包括“山、医、卜、命、相”等。 被今人疵垢为“迷信”,那些轻易否定一切“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的人,其实他们很少站在与人生存在状态息息相关的终极关怀的立场上,去认真的探究天人之际的真切意蕴与内在价值,去拉近生命存在与天人之际之间的间接和直接联系,在传统与时代、学问与生活中架设一架沟通的桥梁。

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1] ,还有墨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第2个回答  2018-08-02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区别如下: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Cultural tradition),落脚在传统。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愿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21
一、就像“文化”一词本身并无标准定义一样,此二者至今也并没有绝对标准的定义。
二、国学文化范围实在很大,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华夏大地一切时空层次、一切价值向度之文化。
三、基于第二点,则传统文化的范围相对较小一点,其包含于国学文化,亦即国学文化之过去传承至今的部分。
据此可见,二者的范围是变动不居的,只是概念上的差别,究其实质则是整体与部分错综,全息的、一体的关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12-03
国学文化是一个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史。传统文化是人文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