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第一次登月,是真是假啊?

如题所述

美国的第一次登月,是真的。
在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也是美国第一次登月。

登月过程:
在发射现场超过一百万的人群之外,全世界约有创记录的六亿人观看了发射的现场直播。尼克松总统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了解了发射情况。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于1969å¹´7月16日13时32分(UTC‎,当地时间9时32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12分钟后进入地球轨道。在环绕地球一圈半后,第三级子火箭点火,航天器开始向月球航行。30分钟后,指令/服务舱从土星5号分离,在转向后与登月转接器(Lunar Module Adaptor‎)中的登月舱连接。月球转移轨道射入(TLI‎)将航天器射向月球。
阿波罗11号于7月19日经过月球背面,很快点燃了主火箭并进入了月球轨道。在环绕月球的过程中,三名宇航员在空中辨认出了计划中的登月点。
阿波罗11号的登陆点在静海(Mare Tranquillitatis‎)南部,在Sabine D‎环型山西南20公里处。这个登陆点被选择的原因是它比较平整(来自于流浪者8号(Ranger 8‎)、勘察员5号(Surveyor 5‎)以及月球轨道器(Lunar Orbiter‎)提供的信息),也就不会在降落和舱外活动时制造太多困难。登陆之后,阿姆斯特朗把登陆点称做“静海基地”。
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鞋印。这是一个测试月球表面风化层的实验的一部分。7月20日,当飞船在月球背面时,呼号为“鹰号”的登月舱从呼号为“哥伦比亚号”的指令舱中分离。科林斯独自一人留在“哥伦比亚”上,围着登月舱飞行了数圈,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以确保这个飞行器一切正常。检查过后,科林斯做了一个简单的告别手势——“两位多加保重”——便离开了。科林斯的任务是留在指令舱中并绕月球环行,在以后的24个小时中只能监测控制中心与鹰号之间的通讯并祈祷登月一切顺利。如果鹰号发生了意外并且不能够从月面起飞的话(可能性极大),科林斯就只能独自一人返回地球。
很快,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启动了鹰号的推进器并开始下降。他们很快意识到它“飞过头”了:他们向月面降落时,表明计算机过载的警报器开始响起。鹰号在下降弹道中多飞了4秒,也就是说登月点会离计划西面若干公里远。导航计算机出现了若干次异常的程序警报。在休斯顿的约翰逊太空中心,飞行控制指挥官史蒂夫·贝尔斯(Steve Bales‎)面临着一个关键的、一刹那间的抉择——终止登月计划(这也意味着终止整个飞行计划,因为飞行器上的燃料仅够进行一次尝试),或者命令宇航员按照计划行动,不要理会登月舱计算机出现的问题。贝尔斯后来承认,他是“凭着直觉”允许阿姆斯特朗尝试登月的。重新开始注意窗外之后,阿姆斯特朗发现他们正处在一块岩石和一片硬地之间。计算机失灵导致他们飞过了预选着陆区,而燃料也很快就要耗尽了。此时,阿姆斯特朗选择了手动控制登月舱。登月舱不断下降,燃料开始耗尽——登月舱位于月面上空大约9米,所剩燃料仅够用30秒钟——阿姆斯特朗在遍布砾石和陨石坑的月面冷静地找到一处适合于着陆的地方,并驾驶登月舱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准确的登陆时间是1969å¹´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3秒(休斯顿时间)。
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互相看了一眼,会心地笑了。休斯顿飞行控制中心内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终于,他们听到了阿姆斯特朗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飞行控制中心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在登月舱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把手伸过仪表盘,默默地握了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5

疑点重重!美国当年登月到底是真是假?这三大疑点该如何解释

第2个回答  2013-08-28
尽管“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场骗局的问题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士肯定“骗局论”,他们认为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依据有:

1.阿波罗登月照片纯属伪造
根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资料计算,当时太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只有6-7度左右,但那张插上月球的星条旗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大约近30度。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在“跨出第一步”后46小时才可能得到。

2.阿波罗登月录像带在地球上摄制
通过录像分析,宇航员在月面的跳跃动作、高度与地面近似,而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征。

3.月面根本没有安装激光反射器
根据美国某天文台的数据可以计算得知,现在在地球上用激光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强度只是反射器反射强度的1/200。其实,这个光束是由月亮本身反射的。也就是说,月球上根本没有什么激光反射器。

4.阿波罗计划进展速度可疑
美国直到1967年1月才研制出第一个“土星五号”,1月27日做首次发射试验,不幸失火导致三名宇航员被熏死。随后登月舱重新设计,硬件研制推迟18个月,怎么可能到1969年7月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5.对土星五号火箭和登月舱的质疑
现代航天飞机只能把20吨载荷送上低轨,而当年的土星五号却能轻而易举地把100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将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为什么后来却弃而不用,据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

6.温度对摄影器材的影响
月面白天可达到121°C,据图片看,相机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没有采用保温措施的。胶卷在66°C就会受热卷曲失效,怎么拍得了照片?

这些人士认为,对以上这一切美国政府一直没个交代,而知情者由于担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胁迫,至今对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诞生于美苏太空竞赛年代的“登月骗局”定会水落石出。

反驳

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可能造假:

首先因为该计划当时是在全球实况转播的,近亿人亲眼看到。另外,宇航员还从月球带回了一些实物,如岩石。

其次,美国政府不会拿信誉开玩笑。如果是一次骗局,他们根本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况转播,而只需事后发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则万一有个闪失,美国政府要承担很大后果,甚至会名誉扫地而一蹶不振。

第三,美国宇航局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程人员,绝大多数人都会持科学的态度,不会视严肃的科学问题为儿戏。如果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受损,而且,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实非易事。

此外,美国的传媒几乎是无孔不入。假如政府有欺骗行为,各大媒体一定会大做文章。而至今美国新闻界并没有对此大肆渲染,其中必有一定道理。
再就是揭露证据还不充分。有人指出,哈姆雷特的理由是不够严谨的。用几张照片和录像来判断登月是骗局,如同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可笑。

在热烈的争论中,去年7月20日,美国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仪式,纪念人类首次登月30周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向当年乘“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的3名宇航员授予了“兰利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们为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这多少表示了美国政府对此的态度。但是,阿姆斯特朗依然拒绝参加任何记者招待会、签名或合影,30年来他选择了沉默。这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惑。

那么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是否着陆了?美国登月是否真的是一场骗局?人们急切地期待着真正的答案,为什么登月舱下方没有制动火箭喷出的气流产生的大坑?

因为登月舱在下降到月球的过程中,制动火箭喷出的气流的范围较大,看不出有明显的“大坑”。

2.为什么在登月照片里,背景中看不到星星,阿波罗登月照片是否是在摄影棚中伪造的呢?

⑴这与曝光时间有关,为了使拍到的近景非常清楚,相机的曝光时间必然很短,这样远景就看不清楚;如果要拍到星星相机的曝光时间必然很长,但是这会导致照片中近处的景物一片白,照片也就无意义。

⑵如果要在摄影棚中伪造登月照片,摄影棚的面积必须达到5000平方米,并且搭建的场景不止一个。而且要“伪造”太阳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太阳光是点光源强度大,在现有技术下无法伪造。

3.在登月过程中既然制动火箭喷出了气流吹走了月尘那么为什么还能留下脚印?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风,月球表面积累了几十亿年的尘土,制动火箭喷出的气流不可能吹走全部的尘土,所以制动火箭喷出了气流吹走了部分月尘还能留下脚印。

4.为什么在有的照片影子的会朝向两个方向?

因为月球表面起伏不平,影子照在月面上产生了弯曲变形,远远看去影子的会朝向两个方向。

5.月球“大气”压力为10的负12次方毫米汞柱,既然如此在月球上的美国国旗为什么会飘动?

美国国旗的上方有一根横杆,所以国旗能够支起来;当初为了带这面塑料国旗,科学家们很伤脑筋,后来想到一个办法:把这面塑料国旗夹在梯子中带去,所以这面塑料国旗带到月球后变的皱巴巴的,再加上铝制旗杆的弹性晃动,远看就像是因为有风而飘动。

6.宇航员在下梯子时是在登月舱的阴影处,为什么能清楚地看到宇航员的脚踩在梯子上?(按理说宇航员所处的位置是在背阴处)

因为照片上的宇航员是奥尔德林,照片拍摄者是阿姆斯特朗,阿当时已经登上了月球。

1.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一共只有两名,为什么在照片中能同时看到这两名宇航员呢?这张照片又是谁拍摄的呢?

这张照片是有登月舱外的摄象机拍摄的。

2.登月图象是怎么记录下来的呢?月球温差那么大,照相机如何能够正常工作呢?(要知道照相机只能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里工作)

阿波罗11号的登陆地点位于阴阳交界处,这一点能够从影子很长看出来,在这个地点温度不高也不低,温度在照相机的正常工作范围之内,况且在地球上的南极和北极,温度还要更低,在那样的环境中相机都能正常工作,更何况是在月球的特殊地点上。

3.为何“土星Ⅴ号”运载火箭在阿波罗登月后就弃而不用,甚至连图纸都没有留下?

“土星Ⅴ号”运载火箭第一级的推力达到了3469吨,NASA的解释是:“土星Ⅴ号”运载火箭成本太高。但是NASA的这一解释还是有行不通的地方,既然成本太高,那为什么在1969-1972年美国一口气制造了17枚“土星Ⅴ号”运载火箭呢?现在一种被人们认可的解释认为:“土星Ⅴ号”运载火箭代价太高,用推力达几千吨的火箭发射几百甚至是几十吨的载荷,实在是大材小用,太浪费了,而且“土星Ⅴ号”运载火箭的很多技术都已经运用到现在的航天火箭上了,“土星Ⅴ号”运载火箭的设计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某些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了,所以根本没必要再继续使用“土星Ⅴ号”运载火箭。

4.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1/6,按理说宇航员应该蹦得更远才是,可是在记录片中宇航员蹦一步才只有3-4英寸,还不到1米远,而且记录片的放映速度在加快2.5倍后,看起来这与在地球上拍摄的十分相象,这又作何解释呢?

在地球上登月服重达100多公斤,他是根据人在失重状态下的行动设计的,手脚弯曲较困难,在月球上虽然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1/6,登月服重达20多公斤,宇航员行动还是特别困难的。在地球上车子行驶扬起的灰尘四散,在月球上由于引力小,月球车行驶扬起的灰尘是呈抛物线轨迹落下的,这一点从纪录片上可以看到。如果要伪造这样的场景必须在地球上制造大片的失重场地,这是不现实的。

5.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在飞向月球的旅程中消耗了大量燃料,为何还有充足的燃料返回地球?

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1/6,逃逸速度只有1.63km/s,需要的燃料较少;在地球上有空气,火箭在上升过程中空气产生阻力,火箭速度的加快过程很慢,在月球上没有空气,火箭速度能够很快加到1.63km/s,所需要的燃料较少。所以虽然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在飞向月球的旅程中消耗了大量燃料,但是还能返回地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08
为什么要否定自己身为人类所做出的伟大一步。我为人类能够登月并且成功登月而感到骄傲,这无关国籍,无关种族,无关信仰。只因为我们都是人类。
第4个回答  2013-08-28
民间说是假的,不过中国官方都说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