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影响薪酬水平的外部因素\x0d\x0a  1.市场劳动力的分布。大家都明白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所以当劳动力市场上明显供不应求的时候,显然总体的薪酬水平就会升高,反之亦然。\x0d\x0a  2.企业所在地区及行业的特点。目前国内不同的地区薪酬水平是不同的,比如江南地区的平均薪酬水平很明显要高过西北地区的平均薪酬水平。行业的不同也会造成企业薪酬水平的不同,避免房地产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薪酬水平就不会相同。\x0d\x0a  3.企业所在地的物价水平。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社会的物价水平也是不同的,而物价水平的高低对于薪酬水平的高低影响是很直接的。\x0d\x0a  二、影响薪酬系统的内在因素\x0d\x0a  1.企业的业务和产品。对于企业来说,业务性质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加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表现很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话,那么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应该是很不错的,所以这会直接带动薪酬水平的上涨。反之亦然。\x0d\x0a  2.企业的经营状况。假如一个企业的经营很糟糕,由于缺乏资金运转导致企业面临倒闭,你还能指望它的薪酬水平有多好吗?\x0d\x0a  3.企业自身的文化。企业的文化会引导员工的价值观,而且事关企业薪酬策略,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薪酬水平造成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影响薪酬设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
(一) 内部因素
影响薪酬设定的企业内部因素有许多,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的经营性质与内容。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中,员工主要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劳动成本在总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在高科技企业中,高技术员工占主导,这些员工从事的是科技含量高的脑力劳动,因此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比重不大。这两种类型企业的薪酬策略必定不同。
2. 企业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薪酬设定有重要的影响,企业通常制定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薪酬政策,以表明它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3. 企业的支付能力。经营比较成功的企业会倾向于支付高于劳动力市场水平的薪酬。这种支付能力一般只能够决定薪酬设定的最高限额,如何合理设定薪酬,还需考虑其它诸多因素。
4. 员工。通常,如果企业希望员工能够进行某种行为,那么它就必须在员工一出现这种行为时,就给予该员工以奖励。因此员工的个人业绩水平是薪酬设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员工的资历、经验、潜力、技能也会影响薪酬的设定。

(二)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也涉及多方面内容,它们是:
1. 地区、行业特点。这些特点也包括了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例如在讲求“平均主义”的社会中,薪酬设定的等级差异就不会很大。
2. 当地生活水平。当地生活水平提高了,员工对个人生活期望就会提高,这给企业造成了较高的薪酬压力。
3. 国家政策、法规。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薪酬设定的下限和性别歧视问题都有相应的规定。
第2个回答  2020-12-09
外在因素影响工作薪酬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组织制定薪酬政策时,必须考虑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

  (2)劳动力或人才市场供求情况。供过于求时,员工不得不接受较低的薪酬:供不应求时,员工往往可以得到较高的薪酬待遇。

  (3)当地生活水准。当地生活水准较高时,为了保证组织内员工的生活水平,组织必须适当上浮员工的薪酬。

  (4)当地收入水平(市场薪酬水平)。为了稳定人力资源,留住人才,组织在制定薪酬时必须使员工的薪酬与当地收入水平保持相当。

  内在因素影响工作薪酬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支付能力。即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实力。它往往与员工薪酬水平成正比。

  (2)工作性质的差异性。不同工作的复杂程序、技能要求、工作强度或负荷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组织确定薪酬差异的重要依据。

  (3)员工情况的差异性。员工之间的工龄、年龄、文化程度、性别、专业技能等差异也是组织确定薪酬差异的重要依据。

  (4)组织对人性的假设。如果组织把员工看成"经济人",组织的薪酬形式会采用经济性薪酬;如果把员工看成"社会人"或"复杂人",员工的薪酬形式就会更多使用非经济性薪酬。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6
就企业在薪酬预算过程中,必须重视和考虑外部因素对企业薪酬水平及增长幅度的影响,以及对企业人员变化情况、薪酬变动趋势和财务状况及薪酬支付能力等内部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浅出的论述和分析。特别是在决定企业薪酬水平和增长幅度的关键环节采用了量化形式,力图合理有效地控制和评估人力资源投入产出,使企业的薪酬预算最优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10-09
答:(1)企业的经营效益;
(2)企业的薪酬策略及价值观;
(3)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
(4)员工的异质性;
(5)劳资双方的谈判
(6)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