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在文言文中的所有意思

如题所述

1、坚固。

《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

译文:荆州和(吴)国接壤,周围山水险要,防守坚固。

2、稳固;牢固。

《肴之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译文: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

3、固执;顽固。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程度。

4、坚决;坚持。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

译文: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

5、本来;原来。

《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译文: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啊! 

6、当然。

《垓下之战》:“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译文: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固,四塞也。从囗,古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固,四周阻塞不易进出。字形采用“囗”作边旁,“古”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

1、牢固[láo gù] 

结实;坚固:基础牢固。

2、顽固[wán gù] 

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顽固守旧。

3、坚固[jiān gù] 

结合紧密,不容易破坏;牢固;结实:阵地坚固。

4、固守[gù shǒu] 

坚决地守卫:固守阵地。

5、强固[qiáng gù] 

坚固: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强固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①<形>坚固。《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名〉险固的地方。《过秦论》:“秦孝公据肴函之~,拥雍州之地。”【又】〈形使动>使……坚固;巩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形>稳固;牢固。《肴之战》:“君臣~守以窥周室。”
③<形>固执;顽固。《愚公移山》:“汝心之~,~不可彻。”《阿房宫赋》:“独夫之心,日益骄~。”
④<副>坚决;坚持。《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止之。”
⑤<副>本来;原来。《齐桓晋文之事》:“臣~知王之不忍也。”
⑥<副>当然。《垓下之战》:“今日~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⑦<连>通“故”,所以,因此。柳宗元《封建论》:“吾~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⑧<形>鄙陋。司马相如《上林赋》:“鄙人~陋,不知忘讳。”
【固穷】甘处贫困,不失气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25
固:
1、险要(地势)。
2、保障。
3、坚牢;巩固。
4、固定;确定。
5、安定。
6、坚定;坚决。
7、坚持;安守。
8、闭塞;拘执;固执。
9、本来;原本。
10、本来如此。
11、必;一定。
12、岂;难道。
13、通“姑”,姑且。
14、通“痼”。
15、四周陡峭而顶部较平的山。
第3个回答  2013-08-25
固 本来就有 北固山 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