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情节概括

如题所述

主要内容:

黛玉在其他姐妹嬉戏玩耍的时候,独自一人去桃树下,拿着袋子,将是下被风吹落的桃花一一捡起来装进袋子里,拿着锄头又在桃树旁边挖坑,将桃花埋起来。她站在桃树下,一陈风吹过,桃花纷飞。大观园内的宝玉见黛玉不见了,便来后院寻找黛玉,看到了那柔美的身姿站在桃花雨之下,不知为何有种伤心的感觉。

宝玉跑到黛玉身边帮她一起葬花,两人默默无语。(黛玉葬花,不是因为她喜爱桃花,而是对桃花的同情,因为她自己不也是如此,体弱多病,每天泡在药罐里,又无父无母,因祖母怜惜,才得之庇佑,自己唯有的就是这娇美的皮囊,可是美丽终会随时间逝去,就像这桃花一般凋零)。

扩展资料

林黛玉本贯姑苏人氏,五岁时因父做官迁居扬州。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小的女儿,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林家虽是富贵之家,却亦是书香门第。林黛玉曾有小一岁的幼弟,养到三岁死了。

所以父母对她爱如珍宝,见她聪明清秀,便请了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教她读书习字,假充养子之意 。林黛玉六七岁,母亲一病而终。

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  。林黛玉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程高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黛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1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感花伤己,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不想宝玉听了竟恸倒在山坡之上。
第2个回答  2021-10-26
主要内容:

黛玉在其他姐妹嬉戏玩耍的时候,独自一人去桃树下,拿着袋子,将是下被风吹落的桃花一一捡起来装进袋子里,拿着锄头又在桃树旁边挖坑,将桃花埋起来。她站在桃树下,一陈风吹过,桃花纷飞。大观园内的宝玉见黛玉不见了,便来后院寻找黛玉,看到了那柔美的身姿站在桃花雨之下,不知为何有种伤心的感觉。

宝玉跑到黛玉身边帮她一起葬花,两人默默无语。(黛玉葬花,不是因为她喜爱桃花,而是对桃花的同情,因为她自己不也是如此,体弱多病,每天泡在药罐里,又无父无母,因祖母怜惜,才得之庇佑,自己唯有的就是这娇美的皮囊,可是美丽终会随时间逝去,就像这桃花一般凋零)。
第3个回答  2023-05-24
黛玉葬花情节概括如下:
黛玉在看到贾母的一束菊花时心生厌恶,于是跑到花园中看自己最爱的紫菱,不料看到紫菱已经被风霜摧残,惋惜不已。黛玉将紫菱摘下,放在怀中,溜进了潇湘馆的闭房,独自哭泣。宝玉前来安慰,却无法劝慰黛玉,反而陷入悲伤之中。第二天,黛玉病倒不起,宝玉便烦躁不安,不肯离开黛玉身旁。黛玉终于离世,宝玉心力憔悴,在花烛影中唤起了黛玉的思念,不禁仿佛看到黛玉在花园中挽着丝缎偎依在自己身旁的情景。黛玉去世后,宝玉觉得黛玉对他爱护有加,应该为她安排一番隆重的葬礼。他焚琴煮鹤,想将黛玉葬为白莲,却尝试了许多次后都未能成。最后,他用心记录黛玉生前爱吃的东西和喜欢的景物,将黛玉的遗体和这些物品一同下葬,以此安慰黛玉在天之灵。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第4个回答  2020-07-02
林黛玉在其他姐妹玩耍之时,独自一人来到桃花树下,看到被风吹绿的花瓣,不然那么美丽的花瓣掉落在这片土地上。拿着大的江丙坤脆弱的花瓣一片一片的剪刀,带着宝玉看到正在找花园大雨,跑过去问为什么要长宽再说,他怕滑板掉在土地上任人踩踏,你如果把它放在小和中随风飘荡丢到,外边又怕被污水污染了宝玉便帮我他一同葬花把袋子风好口拿着锄头挑选的一片净土挖了个坑埋好,为他们利来一个花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