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实行聘用制管理”是什么意思?

“纳入全额事业编制”是在编人员?是“铁饭碗”的意思吗?“实行聘用制管理”是几年一签合同吗?招考公告同时出现这两句话“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实行聘用制管理”又该怎么理解?

1、简单点来说就是事业单位招收合同聘用制的员工,享受和事业编制的人员一样的福利待遇,但不是事业编制。试用一年合格正式聘用的意思是说试用期满合格者要签订正式的劳动聘用合同,到期可续签,档案挂在人才中心而不是人事局。

2、以前这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铁饭碗无异。近年来事业单位开始推行聘用制,新进人员一律签订聘用制合同。

3、聘用制是劳务派遣制,没有事业编制。但是和事业单位的人同工同酬同待遇。

4、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聘用制就是要将传统的用人制度改革成为合同契约式的用人制度;聘任制是事业单位内部具体工作岗位的管理制度,是相对委任制而言的。

扩展资料:

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度区别:

一,本质不同,聘用制是企业自身的用人制度,而人事代理制是社会人事管理制度;

二,主体不同,聘用制的主体是企业与劳动者,而人事代理制的主体包括人事代理机构、企业与劳动者;

三,协调对象不同,聘用制协调的是劳动关系,而人事代理制协调的是人事关系;

四,主管部门不同,聘用制是主管部门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而人事代理制的主管部门是人事部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聘用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6

1、“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实行聘用制管理”意思就是考入以后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实行聘用制。

2、以前象这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铁饭碗无异。

近年来事业单位开始推行聘用制,新进人员一律签订聘用制合同。

3、有编制的聘用人员和没有编制的聘用人员完全2个概念,有编制的签订聘用制合同完全是个手续,一般不会失业。

没编制的就是临时工,干的活最重,出事背黑锅

4、目前正在推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报考请谨慎选择事业单位类型。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成立聘用工作组织,制定聘用工作方案。

聘用工作组织由聘用单位分管负责人及其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和工会会员代表组成。

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的,还应当聘请有关专家参加。

人员的聘用、考核、续聘、解聘等事项由聘用工作组织提出意见,报本单位负责人会议集体决定。

聘用工作方案应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

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应经职工大会或者工会通过。

(二)事业单位制定的聘用工作方案应当报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监督。

(三)公布聘用岗位、岗位职责、聘用条件、聘用待遇、聘期及聘用方法等事项。

(四)通过本人申请、民主推荐、负责人提名、公开招聘等形式产生应聘人选。

(五)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者考核,择优确定拟聘人选,公示拟聘结果。

(六)聘用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公布聘用结果。

(七)订立聘用合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聘用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30
1、“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实行聘用制管理”意思就是考入以后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实行聘用制。
2、以前象这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铁饭碗无异。近年来事业单位开始推行聘用制,新进人员一律签订聘用制合同。
3、有编制的聘用人员和没有编制的聘用人员完全2个概念,有编制的签订聘用制合同完全是个手续,一般不会失业。没编制的就是临时工,干的活最重,出事背黑锅。
4、目前正在推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报考请谨慎选择事业单位类型。追问

谢谢!前三点都明白了,第四点你给的建议,谨慎选择事业单位类型,能具体点吗,什么样的类型可以选,什么样的需谨慎?

追答

按国家对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事业单位分为行政类、公益类、经营类,在今后的改革中,行政类的职责要划归行政机关,经营类的要市场化,只剩下公益类的。如果要追求稳定当然是行政类,如果要稳定与经济效益兼顾的选择公益类,经营类的市场化后就是企业、公司,完全参与市场竞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