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的五儒将是那些?

如题所述

东吴没有五大谋臣,但有五儒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

(五人全是儒将出身,先后掌重兵权者,也先后立下大功者,周瑜赤壁之战\鲁肃促成孙刘联盟\吕蒙定计取荆州\陆逊火烧连营\陆抗是吴国后期重要将领)

魏国有五子良将:张辽\徐晃\张合\于禁\乐进,五人不仅武艺精良,而且震守一方,智勇足备.堪为将才.

蜀国有五虎上将(小说家言):关\张\马\黄\赵,五人皆武功盖世,但全是皮夫之勇.

若论治军用兵,吴国的五儒将是一流的,魏国的五子良将是二流,蜀国的五虎将最次。但若论纯武功,则反之。

五大谋士的说法是魏国的,魏国有前期五大谋士的说法:荀攸\荀域\郭嘉\贾诩\程昱.

蜀国前期谋士只有一个:法正.诸葛亮是军师中朗将,不是谋士.

吴国的谋士之多是空前绝后的,第一谋士是张昭,其他的都一个档次,祥看舌战群儒.三国志中为吴国谋士作传最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2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
第2个回答  2013-09-02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
第3个回答  2013-09-02
1陆逊:
  说起此人,我原来的印象和大多数朋友一样是一个将领再加上点英俊书生的形象。但通过拜读各种史料。现在陆逊在我心目中,更多得逞现一个惮精竭虑为国绸缪的政治家的形象。陆逊的大局观和战略观在三国时期可称一流。举两个例子1)夷陵之战后,陆逊不对刘备赶尽杀绝对东吴至少具有三大意义。首先,若继续东进,进入山地必将陷入苦战对东吴的国力`军力将造成重大损失。其次,及时撤军防备对东吴心怀鬼胎的魏军。最后,刘备仍有保留价值,可以打击他但不能消灭他,若对刘赶尽杀绝,反而对东吴不力。2)陆逊对吴国的重大贡献在于其治国理念。陆逊对三国的国力具有清醒认识,深知战争胜败最终取决于国力的道理。力劝孙权不要擅动刀兵,注意培养国力,以静谋动。虽然他的理念和孙权颇有冲突(孙权秉持法家思想,以猛治国。军事上则表现为主动出击。)但他仍然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制止了一些无谓的战争。为保存吴国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些人看来,他的战略思想过于保守,但这种保守思想恰恰最符合吴国的实际情况。

  2;吕蒙
  作为一个战术专家,其战略思想似乎少为人知,单从其力柬孙权取荆州的做法上看,他应该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将领。有些朋友认为取荆州是内讧行为,只能使曹魏得利。但从当时来看,刘备占有荆`益二州,实力已经超过了吴国。而切占据上游,等于扼住了吴的咽喉,吴不取,则早晚受制。取了就等于有了一面巨大的盾牌。所以取荆州与其说是进攻,还不如说是一种防卫。至于说道联盟,其实完全取决于形式。只要曹魏的威胁仍在,吴取了荆州,联盟也会修复(后来也却如此)。威胁不在了,吴不取荆州,两国也会反目成仇。在当时的乱世的情况下掌握主动总比被动要好。

  3;陆抗
  的战略思想主要表现为在他临去世前曾上书孙皓,要其高度重视荆州的战略枢扭地位。并预测了晋军的进攻方略。而他的预测竟和羊怙给晋武帝所做的进攻方略如出一辙。可惜未被孙皓采纳。

  4;周瑜
  死的太早,其战略思想可能还未成熟,但赤壁之战后,他似乎要先图刘备,但未见行动。又要袭取巴蜀。似乎颇为进退失距,有拍脑瓜工程的嫌疑。

  5;鲁肃
  是一个最难评价的人,其早期为孙权所做的筹划,颇有见地。但其借荆州之举确实难以判别好坏,从近期看,避免了联盟瓦解,不给曹可乘之机。从长期看,又使刘备坐大。带来很大麻烦。
第4个回答  2013-09-02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