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刘姥姥的人物外貌描写

如题所述

红楼梦刘姥姥的人物外貌描写如下:

原文: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一无所知,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得无不应承。于是刘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

来到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

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前来问道。

赏析: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刘姥姥进荣国府前既激动又害怕的样子。为了平静自己的心情,她“掸了掸衣服”,并且“又教了板儿几句话”。

连用两个“蹭”字把刘姥姥走路的情形勾勒得一清二楚,一系列的动作表现了刘姥姥此时紧张迟疑、小心翼翼的心理状态,塑造出一个活脱脱的未经世面的农村老太婆的形象。

扩展资料:

刘姥姥本是粗鄙的乡野村妇,年遇大旱,因与贾家沾亲带故,于是到贾府求助。初到贾府,凤姐眼中充满了鄙夷和不屑。

刘姥姥也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奥妙,在凤姐面前表现出来的是战战兢兢、语无伦次,充分体现出了她面对凤姐时的那份畏惧和崇拜。

凤姐在穷亲戚面前摆足了面子,刘姥姥也拿到了20两白银。等再见到贾母,情况又不一样了。她二进荣国府时,给贾母讲了不少故事。

贾母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农村的事稀奇、古怪、新鲜,贾母一听大开眼界,而刘姥姥得以在荣国府上上下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而刘姥姥是内心蕴藏着艰苦的使命,沉重的心情而来的:来了之后一方面战战兢兢争取,另一方面却必须随机应变,敷衍环境。她似乎粗直,却绝不鲁莽;似乎无知,却绝不低能。

她善于调侃和开涮自己,用自己的出洋相来增加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她懂得察言观色,有时好像装疯卖傻,逗贾母等人开心,其实也都有她的算计心机。

她装愚受辱,似乎并不过心。但实际上,真的是如此吗?刘姥姥第一次来之前,在家里就说过“不过舍了我这张老脸罢了”。她心里明镜似的,有求于人就要忍一时之辱。

而刘姥姥最后成功借这一点点人脉关系,尽可能地实现与贾府的高攀中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她的聪明世故,她的通达人情,全都展现无遗。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她的装疯卖傻,她的精心伪装,是对有钱有势的亲戚不得已的巴结,也是人在屋檐下的不得不低头。

就实质来说,她的的确确是一个高明的伪装者。而这,恰恰也是最让人心酸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姥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3
对于上面所说的好像不符合问题!我很赞同她支持宝钗的!但好像《更香谜》好像不是宝钗所作的!在前八十回中贾母支持宝黛吗?不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至于刘姥姥前八十回对她是没什么描写的!她的再次重要出场应该在后四十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