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的资料有哪些?

如题所述

    工厂、作坊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人们生活排出的烟、气、噪音、脏水垃圾;

    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流出的水;

    矿山废水、废渣。

    燃油方面:

私车过多,每辆车的乘客数量比起燃油耗费量来说显得过于奢侈。汽车消费追求豪华型、大排量,社会普遍没有侧重公交事业的建设,结果导致燃油耗费严重,造成燃油稀缺。低技术含量及高浪费的消费方式,是当前我国石油消费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我国西部地区产油丰富,但石油行业炼油技术含量低,且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供油管道,不但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力,还不能自供己需,加大了对进口的依赖。因此,要解决能源的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提高石油加工业的技术含量。

    煤方面:

很多用煤企业生产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目前全国煤矿资源回收率仅在40%左右,特别是小煤矿的回收率只有15%,从1980年至2000年,全国煤矿资源浪费280亿吨。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国将有560亿吨煤矿资源被浪费。

    电力方面:

室内能见度很好的上午,几盏大吊灯毫无顾忌地开着;商场里冷气大开,但门也大开,冷气都可以跑到几十米的远处;形象工程的亮灯工程彻夜不熄;电视机、VCD、空调等家用电器关机后仍处于待机状态,多数家庭从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电器插头拔掉;日常工作中,下班关闭电脑主机后不关显示器、不关打印机电源开关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全国所有的办公电脑下班后都如此“关闭”,每年浪费的电将在12亿度以上……这种浪费,让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人士感到异常不解,责备我们在“奢侈地使用能源”。

    土地方面:

各地胡乱圈地规划开发区、工业园、住宅用地,而大量规划出来的土地却又闲置不用。楼层普遍太低,对本来就稀缺的土地资源没有加以合理利用,可耕地和自然景观地急速减少,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

    建筑方面:

住房消费追求大面积、高标准,楼层和室内设计不合理,每户的居住面积过于宽大奢侈,建筑材料的节能性不好等等,每多一处建筑就多一份土地、水、电等方面的资源浪费。一些城市建设贪大求洋,尤其是中国各地许多形象工程的利用率低下,闲置期过长,造成土地、建筑成本等方面的浪费。

    生态资源方面:

一棵树成长成材要花50年时间,但把它砍下来只需几分钟。据统计,中国一次性筷子每年浪费的木材数量惊人,达到166万立方米。

    水资源方面:

每家每户大手大脚用水,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目前,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880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全国约有7000多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地下水。20年来,全国地下水开采量平均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4.0%增长到2000年的19 .8%。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在城市用水总量中,地下水占30%。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水质下降,还呈现出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已诱发46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全国还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7

1、资源浪费日常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物质资源浪费和非物质浪费两种;                             2、物质性浪费最常见,如饮食浪费(日常生活水源和食物),能源浪费(如无节制的电、气类浪费),功用性浪费(如一次性用品等),闲置型浪费(大方面如土地闲置,小的方面如旧电器不用,两三个手机……)等等;
3、非物质浪费一般是指技术性浪费,政策性浪费,人才浪费等等,这个生活中普通人不容易接触;                                                                                                                                     4、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工厂、作坊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排出的烟、气、噪音、脏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一次性木筷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成为一大突出的问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节约资源,应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                                          

第2个回答  2017-12-13

    资源浪费日常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物质资源浪费和非物质浪费两种。

    物质性浪费最常见,如饮食浪费(日常生活水源和食物),能源浪费(如无节制的电、气类浪费),功用性浪费(如一次性用品等),闲置型浪费(大方面如土地闲置,小的方面如旧电器不用,两三个手机……)等等。

    非物质浪费一般是指技术性浪费,政策性浪费,人才浪费等等,这个生活中普通人不容易接触。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工厂、作坊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人们生活排出的烟、气、噪音、脏水垃圾; 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流出的水;矿山废水、废渣. 工厂、作坊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矿产资源无限开采。

    煤方面:很多用煤企业生产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目前全国煤矿资源回收率仅在40%左右,特别是小煤矿的回收率只有15%,从1980年至2000年,全国煤矿资源浪费280亿吨.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国将有560亿吨煤矿资源被浪费.。

    电力方面:室内能见度很好的上午,几盏大吊灯毫无顾忌地开着;商场里冷气大开,但门也大开,冷气都可以跑到几十米的远处;形象工程的亮灯工程彻夜不熄;电视机、VCD、空调等家用电器关机后仍处于待机状态,多数家庭从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电器插头拔掉;日常工作中,下班关闭电脑主机后不关显示器、不关打印机电源开关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全国所有的办公电脑下班后都如此“关闭”,每年浪费的电将在12亿度以上……这种浪费,让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人士感到异常不解,责备我们在“奢侈地使用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