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哪些人可以直接转为公务员

如题所述

1、承担移民管理职能的

现阶段很多地方都设置有移民管理局,这里面的人员主要承担移民管理职能,即工作的行政职能比较强,当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这些人也可能直接转为公务员。

2、承担文物管理职能的

事业单位中承担文物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员工,在事业单位改革后可能转为公务员哦,比如文物局管理人员转为公务员不失为一种可能哦!

3、其他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管理人员

比如一部分承担道路运输及公路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承担着渔政监管、海事或航运监管的人员,在现有趋势下,转为公务员也是很有可能的。

扩展资料:

和公务员不同,事业单位编制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财政全额拨款,一种属于差额拨款,还有一种是自收自支。其中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两种单位从编制中剥离出来已成为一种必然,你觉得呢?

事业单位之所以改革是因为传统的模式已不利于现有社会的发展,比如医院/高校等单位,他们已经脱离了行政职能,从编制中分离出来已是一种必要。

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大致如下:

1、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行政类事业单位在此前3月底结束的党政机构改革中已经完成,全部被纳入了清理范畴,部分并入行政机关,部分剥离行政职能改为公益一类事业机构,人员按照职能划转分流安置,参公保留身份待遇,事业编制维持原状。

今后,不再单设或增设行政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也不再允许出现委、办、局字样。执法类事业机构中央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改革政策出台,大体保持现状,待中央明确后统一进行改革。

2、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这是事业单位的主体,均为全额拨款性质,如中小学、图书馆、博物馆等。由于承担了行政机构大部分公益服务职能,本次改革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变动,不过在局部范围内会根据职能相近原则进行必要的撤并整合,适度减少机构数量和规模。

3、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基本上是差额拨款性质,存在一定的收费或经营职责。改革分三类:经济效益差的、主体职责是公益服务的,剥离经营或收费职责,改为公益一类;经济效益一般但能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保持现状;经济效益好的、主体职责是收费或经营的,剥离公益职责,改为企业。

参考资料:人民网-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加速期 “事业人”迎来3大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3

事业单位分为三类:承担行政职能,从事公益服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对于这三类事业单位来说都会得到相应的程度的改革,第一类单位的人员的工作和公务员是有这很多相似之处的,所以在改革过程中会将其逐步转为行政机构,也就是可以进入到公务员的行列之中,提高一个级别,等于是升值。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大致如下:

1、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行政类事业单位在此前3月底结束的党政机构改革中已经完成,全部被纳入了清理范畴,部分并入行政机关,部分剥离行政职能改为公益一类事业机构,人员按照职能划转分流安置,参公保留身份待遇,事业编制维持原状。

今后,不再单设或增设行政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也不再允许出现委、办、局字样。执法类事业机构中央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改革政策出台,大体保持现状,待中央明确后统一进行改革。

2、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这是事业单位的主体,均为全额拨款性质,如中小学、图书馆、博物馆等。由于承担了行政机构大部分公益服务职能,本次改革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变动,不过在局部范围内会根据职能相近原则进行必要的撤并整合,适度减少机构数量和规模。

3、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基本上是差额拨款性质,存在一定的收费或经营职责。改革分三类:经济效益差的、主体职责是公益服务的,剥离经营或收费职责,改为公益一类;经济效益一般但能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保持现状;经济效益好的、主体职责是收费或经营的,剥离公益职责,改为企业。

4、公益三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很多都是自收自支或差额拨款性质的,除了部分保留现状外,其余的多数也会改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28

事业编改革后,这2类事业编人员最有可能转为公务员,你知道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4-22
承担行政职能的岗位
这部分因为工作与公务员某些职能重复,所以有会取消其事业编,但是部分员经过考试等转为行政编制,待遇等同公务员,以后会越来越稳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些地方的粮食局、文化局、广电局还有些省的政府研究室现在还属于事业单位,这次分类将把它们划分为行政机构。按照目前的编制,各级政府机构都有限额,一般一个省的行政机构不能超过48个。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转变为行政机构时,不能超过以上限额。
虽说改革已经开始进行,但是目前还只是少部分在试点,主要是一些政府直属事业局、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和各级各类行政执法机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