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都有哪几种画法?

我听说过有写意,花鸟,人物,工笔,还有什么其它的吗?每种都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毛笔合适?谢谢~~~

国画有以下九种画法:

1、白描:用细线勾画出物象轮廓及其细部,整个画面纯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2、粗中有细:如花草画得粗,但绕花飞动的小虫、蝴蝶、或蜻蜓等则画得很细;

3、界画: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画墨线组成的画,主要表现庄严雄韦的建筑物,如宫殿、庙宇、楼阁、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齐精致的家具陈设等。

4、没骨法:一般不用墨线勾轮廓;

5、泼墨法:是没骨法的扩展,用大块墨色,再运用自然形成的浓淡,加上较细的笔道,有的地方还露出飞白,这样才见精神; 

6、工笔:勾勒细腻精巧的叫工笔,工即工整工细之意,敷色也层也渲染,显得浑厚浓重;

7、写意:只写物象的大意,用笔简练流畅,笔墨自然,不用色的写意画,又称“水墨画” ;

8、勾勒着色:亦称“单线平涂”。它用笔先勾出物象边线,中间用墨或用色平涂; 

9、粗细相间:亦称“兼工带写”。它比工笔要粗,比写意要工;

扩展资料:

国画起源

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的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

明代绘画流派纷呈,各领风骚。明代画坛沿着元代已呈现的变化继续演变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绘成洪流,并形成诸多流派;山水、花鸟题材流行,人物画衰微;水墨技法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表现能力。

明代绘画前期,有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宫廷“院体”绘画;文人写意花鸟画也迅猛发展,画坛尊吴门画派为首。

自唐宋以来,画家对于国画的创新一直延续至今,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风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6

国画有以下九种画法:

1、白描——用细线勾画出物象轮廓及其细部,整个画面纯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2、工笔——勾勒细腻精巧的叫工笔,工即工整工细之意,敷色也层也渲染,显得浑厚浓重;

3、写意——只写物象的大意,用笔简练流畅,笔墨自然,不用色的写意画,又称“水墨画” ;

4、勾勒着色——亦称“单线平涂”。它用笔先勾出物象边线,中间用墨或用色平涂; 

5、粗细相间——亦称“兼工带写”。它比工笔要粗,比写意要工;

6、粗中有细——如花草画得粗,但绕花飞动的小虫、蝴蝶、或蜻蜓等则画得很细;

7、没骨法——一般不用墨线勾轮廓;

8、泼墨法——是没骨法的扩展,用大块墨色,再运用自然形成的浓淡,加上较细的笔道,有的地方还露出飞白,这样才见精神; 

9、界画——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画墨线组成的画,主要表现庄严雄韦的建筑物,如宫殿、庙宇、楼阁、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齐精致的家具陈设等。

拓展资料:

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13

1.中国画分类方法不同于西画,主要按描绘对象分类,也有以绘画方法分类的.按描绘对象分类的主要有山水、花鸟和人物.宗教绘画属于人物大类,草虫、飞禽、走兽则属于花鸟大类.以绘画方法分类的则有大写意、小写意、青绿山水、工笔画和界画(也可称作界尺画).

2.工笔画是对应大小写意而言,相对工整的绘画方法,但其本质仍然比较抽象,也仍然含有写意的因素.最初的界画相当于如今的建筑效果图,是专为建筑提供设计效果预览的,后来逐渐发展为欣赏艺术并成就了不少名家.

工笔画特点:1).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2).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3)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工笔画的主要画法有:白描、勾染、没骨三类。

(1).  白描。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也可渲染淡墨。画线条时,要使笔墨结合形相的特质,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浓淡,皆要以所表现对象的质感或特色为依归,譬如以较细较淡的线条画花瓣容易表现出其娇嫩柔软;以较稍粗稍浓的线条画叶与枝梗较易表现其硬而厚的质感;以略干且下笔、收笔皆虚的细线条画禽鸟的羽毛,较易表现 羽毛蓬松而柔软的感觉。

(2).勾染。 钩填彩画法是用线条钩描物象后再填色的画法,又称钩勒填彩法或双钩设色法,是从白描的基础上铺染色彩而成。画双钩填彩法应选择熟纸 (纸) 或绢,先用墨线双钩白描后,准备两只羊毫笔作渲染,一只蘸色,一只沾清水。设色时颜色要淡,应多染几次,将花、叶内侧(或中央 )的颜色以清水笔推染至边缘,清水笔内的含水量要适当,水太多会留有痕迹,太干则渲染不开。渲染完后,如原来的墨线已经模糊不清,可用重色在重钩一次,钩 一次,称为「勒」。图中的鸟是用勾染的画法,紫薇是用没骨画法。

(3).没骨。没骨画法是不用墨线钩勒、直接以色彩绘画物像的画法。没骨画法也以使用熟纸较恰当,因不用墨线,故以留白的「水线」来曲分前后叶或花瓣与花瓣之间的关系,有以白当黑的味道。

3.界画的绘画方法是同时握有两支毛笔,其中一支借助界尺作取直用,另一支则是走墨,因此能够画出笔直均匀的线条,在古代绘画方法中非常适合楼台亭阁的描绘,并因此广泛运用在建筑效果图的制作中.界画的敷色方法可以工笔敷色法和青绿、写意敷色法并用,相互并不排斥。

界画特点:1.有精确的计算,在绘制时每个细节都要按照计算好的尺寸来画,画家瞻前顾后,处处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不利于画家随心所欲的去运用笔墨来表达主观情感。2.笔墨不容易随意的驰骋,无笔无墨仅有规矩。

4.大写意。特点:种画风在技巧上体现以书法线条配合垛笔以简逸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对象,作画时注重用线的书法味和墨色的多变性,首重趣味。略与大写意兴起同时小写意画风也在生长之中。明清小写意相对于宋元更重视用笔的轻松和书写性。

5小写意.。特点:让普通人一看就明白画的是什么。介于工笔画于大写意画之间,没有工笔画的细腻,没有大写意的奔放。

至于用什么笔,则无论工笔还是写意,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主要看需要而定。比较常见的区别如画软线条通常希望笔尖细一点或软一点,硬线条在希望笔尖细一点的同时可能硬一点比较好,而大的块面则希望笔头足够大。

拓展资料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

国画——百度百科

Chinese Painting——国画维基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9-11
一、国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
二、工笔画的主要画法有:白描、勾染、没骨三类。
1. 白描。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也可渲染淡墨。画线条时,要使笔墨结合形相的特质,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浓淡,皆要以所表现对象的质感或特色为依归,譬如以较细较淡的线条画花瓣容易表现出其娇嫩柔软;以较稍粗稍浓的线条画叶与枝梗较易表现其硬而厚的质感;以略干且下笔、收笔皆虚的细线条画禽鸟的羽毛,较易表现 羽毛蓬松而柔软的感觉。
2.勾染。 钩填彩画法是用线条钩描物象后再填色的画法,又称钩勒填彩法或双钩设色法,是从白描的基础上铺染色彩而成。画双钩填彩法应选择熟纸 (纸) 或绢,先用墨线双钩白描后,准备两只羊毫笔作渲染,一只蘸色,一只沾清水。设色时颜色要淡,应多染几次,将花、叶内侧(或中央 )的颜色以清水笔推染至边缘,清水笔内的含水量要适当,水太多会留有痕迹,太干则渲染不开。渲染完后,如原来的墨线已经模糊不清,可用重色在重钩一次,钩 一次,称为「勒」。图中的鸟是用勾染的画法,紫薇是用没骨画法。
3.没骨。没骨画法是不用墨线钩勒、直接以色彩绘画物像的画法。没骨画法也以使用熟纸较恰当,因不用墨线,故以留白的「水线」来曲分前后叶或花瓣与花瓣之间的关系,有以白当黑的味道。
三、写意画的主要画法:写意花鸟画法多以「点垛」或「点 簇」的技法,可细分成钩花点叶法、小写意法、大写意法等。
四、总的来说,工笔画是以精确、细致的笔触绘画。连人物的头发、雀鸟的羽毛也要画出,非常详细。写意画讲求意境,以潇洒的笔触绘出,寥寥数笔,便能将复杂的对象绘画出。
第4个回答  2008-07-02
中国画分类方法不同于西画,主要按描绘对象分类,也有以绘画方法分类的.按描绘对象分类的主要有山水、花鸟和人物.宗教绘画属于人物大类,草虫、飞禽、走兽则属于花鸟大类.以绘画方法分类的则有大写意、小写意、青绿山水、工笔画和界画(也可称作界尺画).

工笔画是对应大小写意而言,相对工整的绘画方法,但其本质仍然比较抽象,也仍然含有写意的因素.最初的界画相当于如今的建筑效果图,是专为建筑提供设计效果预览的,后来逐渐发展为欣赏艺术并成就了不少名家.

界画的绘画方法是同时握有两支毛笔,其中一支借助界尺作取直用,另一支则是走墨,因此能够画出笔直均匀的线条,在古代绘画方法中非常适合楼台亭阁的描绘,并因此广泛运用在建筑效果图的制作中.界画的敷色方法可以工笔敷色法和青绿、写意敷色法并用,相互并不排斥.

至于工笔山水和水墨画的说法,个人认为并不贴切或者是错误的.所谓的工笔山水,是对青绿山水和界画的错误解释.而水墨画一说,更是以西画分类方法中按绘画材料分类硬性套用.表面看似并无所谓,却混淆了国画与西画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标准.例如宣纸水彩画、宣纸水粉画和宣纸油画、钢笔画,等等诸如此类.其材质虽然使用了宣纸,艺术语言和审美标准却完全是西画的.

至于用什么笔,则无论工笔还是写意,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主要看需要而定。比较常见的区别如画软线条通常希望笔尖细一点或软一点,硬线条在希望笔尖细一点的同时可能硬一点比较好,而大的块面则希望笔头足够大。总之,多画才能找到感觉,仅听别人介绍远远不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