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如题所述

刘备:字玄德,汉景帝阁下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一生为了复兴汉室而努力。被曹操誉为枭雄。处处寄人篱下,后得到“卧龙”诸葛亮辅佐,为得到荆州与孙权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得到荆州后攻打益州,此后于曹操在汉中大战,夺下汉中后,自称汉中王。不久,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献帝。按诸葛亮建议称帝,定国号为“蜀”。称帝后为报义兄弟关羽、张飞之仇起兵讨伐孙权,夷陵之战败北后,一病不起加上思念关羽、张飞于章武三年病死,寿六十三岁。死后被追谥为昭烈皇帝。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在涿县与张飞、刘备结为义兄弟,一生事迹终多,如:“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刘备称汉中王时被封为“五虎大将之首”后来荆州之战中吕蒙诡计在麦城被俘,与义子关平一同死亡,寿五十八岁。
张飞:字翼德,在涿县与关羽、刘备结为兄弟,跟随刘备左右,在长坂坡喝退曹操数万大军,刘备入川时在葭萌关大战马超,之后又智取瓦口关大败曹魏名将张合,刘备做汉中王时被封为“五虎大将之一”,关羽被害后,因过度思念关羽鞭打士卒遭叛将范疆、张达暗杀,寿五十五岁。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士,本为公孙瓒部将,后跟随刘备,曾“单骑救主”刘备在平定荆州时“智取桂阳”,刘备做汉中王时被封为“五虎大将之一”。刘备争夺汉中时,又凭一人之力救黄忠、张著。刘备大败夷陵时,成功救主斩东吴大将朱然。刘备死后,跟随诸葛亮南征孟获,一伐中原。二伐中原前病故,被追谥为“大将军顺平侯”。
黄忠:字汉升,本为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大将,刘备平定荆州时与刘备大将关羽大战一百回合。后韩玄被魏延所杀跟随刘备,刘备攻打汉中时在定军山斩曹操大将夏侯渊,刘备为汉中王时封为“五虎大将之一”。在夷陵之战时受重伤不治而亡,寿七十五岁。
马超:字孟起,西凉马腾之子。马腾被杀之后投靠东川张鲁,葭萌关一战后跟随刘备,刘备做汉中王时被封为“五虎大将之一”与诸葛亮一伐中原前病故。
诸葛亮:字孔明:南阳琅都人,号卧龙先生。刘备三顾茅庐后一直跟随刘备,刘备称帝后封为丞相,刘备死后辅佐刘禅,“安居平五路”、“平定南中”、“六伐中原”并著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六伐中原时劳累过度,病死在五丈原,寿五十四岁。
魏延:字文长,自长沙之战后一直跟随诸葛亮南征北伐。诸葛亮六伐中原病死在五丈原时,企图谋反。死与马岱之手。后主为表前功,封为“南郑侯”。
庞统:字士元,号风雏先生,赤壁之战献连环计,此后跟随刘备。刘备入蜀前,死于落风坡,寿三十六岁。
关平:本为关定二子,古城认关羽为父,跟随关羽,走麦城时与关羽一同被杀。
关兴:字安国,关羽之子,关羽死后与张飞之子张苞结为兄弟,此后跟随诸葛亮北伐,六伐中原前病死。
关索:关羽之子,关羽死后跟随诸葛亮南征孟获。此后无记载。
张苞:张飞之子,张飞死后与关羽之子关兴结为兄弟。此后跟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二伐中原时为了追击魏将郭淮跌入山涧,摔伤头部回成都养病。诸葛亮三伐中原时在成都病死。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本为魏臣,后跟随诸葛亮。这葛亮病死后,为完成诸葛亮的遗志九伐中原无功。蜀汉后期,姜维与常侍宦官黄皓交恶,隐退沓中。刘禅投降后,姜维与魏国叛将钟会企图谋反重建蜀汉,计策失败而自杀身亡,寿五十九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2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介绍
对曹操的评价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
他的野心亦能体现在他的生性残忍,为报父仇,攻城屠杀百姓数万,无辜的残骸把汜水都堵的水泄不通。
可是他的雄才大略依然为我们至尽传诵。
曹操是中国百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为命世英雄、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曹操有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这是无法泯灭的历史事实。在北方统一的战争中,曹操发挥了杰出的才干,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说曹操是军事家,这点我很同意。有的学者认为曹操是个诗人,我也赞同。因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达到的文学意境。
有的人认为曹操是政治家,我认为有些评价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杀百姓的暴行,公元193年,曹操借替父亲曹嵩报仇,曾经血洗徐州和从雍、凉逃难来的手无寸铁的百姓,战争是残忍,而百姓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成为军阀之间征战的牺牲品。屠杀的黎民达到几十万之多,‘泗水流之不畅’(《后汉书·陶谦传》)足见当时杀人场面之惨烈。太残忍了,这件事暴露了曹操内心深处的凶残。也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曹操也有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罪行,曹操的双手沾满了黄巾军的鲜血。其次,曹操个人作风也有很大问题,曹操这个人非常的好色,虽然‘圣人’有云:‘食、色,性也’的高妙论调,但曹操为了女人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征战张秀时霸占其婶母,打吕布时强占其部将秦宜禄的夫人。虽然不是很坏,可在道德问题上,是应该予以谴责的。最后,曹操为了自己的权力‘挟天子令诸侯’而屠杀了许多文臣武将。孔融、杨修、崔炎等对曹操有极大贡献的手下也尽死其手。验证了封建统治者能为我所用留之 不用则杀之的恶劣作风。可笑的是中国文坛所谓的巨子郭沫若先生竟然写《替曹操翻案》这样毫无价值的文章,文章没有正视曹操屠杀百姓的一些列罪行而单方面鼓吹曹操实行的屯田,曹操的屯田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剥削制度,不足后人效仿。我们国人所崇拜的鲁迅认为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处?却并未明言。任何极端的评价曹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辨证公正的评价和认识曹操。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现举几个人物说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第2个回答  2022-10-28
刘备、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
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
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
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第3个回答  2020-05-06
第4个回答  2013-08-22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6、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8、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9、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20、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2、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3、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5、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6、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7、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30、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1、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32、得陇望蜀(曹操):陇,指甘肃南部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3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赤壁之战里,周瑜借东风用火攻而战胜曹操大军.形容什么事都做好,只差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