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肖复兴的作品《早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书的封面写着“家长理解孩子的桥梁,老师理解学生的镜子,孩子理解自己的钥匙”。我是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虽然没有太多宏图,但是,关心一下工作服务对象的思想发展也是理所当然的。

书中写了一群高二、高三学生的对感情的蒙胧幻想,以及他们在他们的感情生活里的各种遭遇。
这几天都在看这样的书,说真的,看得人有些头昏目眩了。我们也是从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走过来,我们也曾体验这样的感情过程,但是,让我们在三十岁的时候看十六岁的感情,除了“幼稚”二字,我们似乎想不出其它的形容词。幼稚的生活,幼稚的对抗,幼稚的暗恋,幼稚的思念……尽管,时代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催化性,但是,没有经历生活过程的感情,确实只是一种单纯的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现实的感情,是幼稚的。
这种幼稚的感情,其实不能用可笑来形容。当我们真正开始生理发育了,对于异性的渴望,其实是最纯洁最原始的,甚至也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好奇。我有时候觉得这种感情,甚至比以后的男女交往还要来得自然来得不带杂质。只是,因为自身的社会因素没有完善,所以,这种朦胧的感情被称为早恋。

从早恋这个话题,我想起了有一天晚上,我和学生的一段对话。
我的两位男学生现在已经是即将升初三了,在下面的故事中,且将他们称为A和B。
A年龄较大,农村学校出来,留了几次级,现在已经十七岁了。他萌生感情的时间比较早,在六年级的时候,他已经喜欢上,而且算是疯狂地喜欢上了女班长。在我们大人看来,那个女孩既不漂亮又不学习突出,家庭也不富裕,人也没有太多的个性,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只是中规中矩类的,和A根本没有任何的交集。我在A毕业的时候,问他为什么喜欢她,他告诉我:喜欢本来就是没有道理的。哈哈,一个还没有成年的毛头小孩,用这么成熟的语气和我说感情,真是让人无语。
班长一直拒绝他,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来自于老师与家长。直到上初中,带着对人人都不理解的叛逆,带着对A的感情的愧疚,初一下半学期,女孩终于和他在一起了。因为当时我已经不教A了,所以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觉得,他们在一起,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对于老师对于家长的一种反抗。
因为早恋往往是被压制的,而早恋的年龄又往往是最叛逆的时期,所以,家长、老师、孩子间因为早恋而闹出来的矛盾往往又取决于彼此当初所持的态度。虽然孩子不能过分纵容,但过分的压迫,也会令他们做出一些让我们无可奈何的事情。

B是一个富家子,家财万贯,人也长得比较潇洒,那合体的衣物,常常可以烘出的他的气质。但在学习上,他懒惰而且缺乏灵性,所以成绩总是在最后一名。在我们这种成熟女性看来,这样只有外貌而无内在的男孩,其实根本是个绣花枕头。但是,偏偏是这样的男孩,他就和班中一位长得最秀气最有灵性,成绩最好的女孩谈上了感情。他们的感情没有维系太长时间,以我对B的了解,他与那女孩之间,除了班中的一些杂事,根本很难找到共通的话题。
B的感情是没有阻挡的,但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的敏感,年轻时候感情往往不存在隐性的因素,他们的感情的矛盾之处很快就能够从和谐背后冒出尖尖的角。这尖尖的角有时候甚至能够刺伤年轻的心。

B告诉我,自从和那个女孩分手后,他一直没有谈感情。我问为什么,他答:她常常问我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不是我愿意常常回答的。
一个问题是:我和你的母亲一起掉进海里,你会先救谁?
另一个问题是:你究竟喜不喜欢我?
B总结说:如果每一个女生都喜欢问这两个问题的话,对于所谓的感情,我是一定不会再试的。

我听了这番话后,既想笑,又想哭。
我想笑孩子们对于感情的执着原来也和我们是一样的。我想哭的是,原来无论年龄,女子都会因为担心失去而做一些傻事,而这些傻事只是会加快分离的速度。

我转身问A,你的女友会不会问你同样的问题?
他自嘲的一笑,说:只有我会问她,她是绝对不会问我的。

无论在什么时候体会感情,付出多的一方,必然会是受伤较深的一方。执着于感情的人,往往会被感情刺伤。

从我和A、B的谈话中,其实不难发现,孩子们对于恋爱的思想是越来越成熟了。他们那种刻意模仿大人去爱的感觉虽然幼稚,但也不失纯真。他们对于恋爱的定义是:找一个异性,能够有时候陪自己逛逛街,聊聊天就好!确实,能够有个朋友陪着,打发寂寞,那真是一种不错的感受,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泛滥的今天,忙碌的父母总会令孩子感到需要关心。

早恋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用什么样颜色的眼睛去看坐在一起聊天的男女孩子。对于他们,我们所应该持的是怎么样的态度,我们所应该做些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8
早恋》是我国第一本触及中学生男女感情的长篇小说。作家以他在大中小学当过整整十年教师的生活积淀,以他的大胆和敏锐的思想锋芒,以他的清丽、质朴的笔墨和起伏跌宕的情节,通过几对早恋同学的故事,围绕着早恋风波而展开的不同的教育思想,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们对爱情天真、迷茫却真挚的向往,和他们对社会 http://www.southcn.com/edu/newbook/zaolian/对人生的困惑与追求。
第2个回答  2013-08-18
《早恋》是我国第一本触及中学生感情的长篇小说,它涉猎了一个重大的、敏感的、牵动千万个家庭神经的社会问题。作者以他的大胆和敏锐,以他清丽、质朴和起伏跌宕的笔墨,通过几对儿中学生之间朦朦胧胧的感情故事,以及围绕着这些情感而展开的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教育思想,真实地反映了这些豆蔻年华的孩子们对人生、对事业、对爱情的思考和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