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清朝的令妃是哪个妃子?还有资料

如题所述

孝仪纯皇后(1727.10.23——1775.2.28),魏佳氏,内管领魏清泰之女,祖父内务府总管武士宜。 后家魏氏,本正黄旗包衣。乾隆四十年(1775年)奉旨将令懿皇贵妃之外戚人等由内务府拨出编立本旗,抬入满洲镶黄旗。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奉旨修改玉牒,于玉牒内孝仪纯皇后之母家书写为魏佳氏。 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生,比乾隆帝小十六岁。 初入宫,为皇后富察氏即孝贤皇后身边的宫女。 乾隆十年初封魏贵人,同年册为令嫔。 乾隆十三年晋令妃。二十四年晋令贵妃。 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晋令皇贵妃。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事高宗为贵人。封令嫔,累进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三十年,进令皇贵妃。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谥曰令懿皇贵妃,葬胜水峪。六十年,仁宗立为皇太子,命册赠孝仪皇后。嘉庆、道光累加谥,曰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子四,皇十四子永璐、皇十六子,殇;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即位后改名颙琰;皇十七子永璘。女二,皇七女,即固伦和静公主,嫁拉旺多尔济;皇九女,即和硕和恪公主,嫁札兰泰。   清高宗乾隆帝一生御后妃41人,其中得皇后封号的有三位,一位高宗的结发之妻孝贤皇后,一位因自行削发而备受冷遇的皇后纳喇氏,最后一位就是嘉庆帝的生母,生前为皇贵妃,死后因母以子贵而得封孝仪纯皇后的魏佳氏。   魏佳氏,本为魏氏,是内管领清泰的女儿,原属包衣正黄旗,后因魏氏为妃的关系而被乾隆抬入满洲镶黄旗,史称“抬旗,是一种提高身份地位之举。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隶属内务府包衣旗,所以是以宫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的,但后来脱颖而出,被封为了贵人,成为了皇帝的嫔妃。史料中用了个“充”字,因为在后宫中,贵人、常在、答应均属低品级,但值得说明的是,贵人属后宫主位。按照清朝内务府选拔宫女的规定,入选宫女的年龄应在十三到十七岁中间,因此魏佳氏应该是在乾隆六年至乾隆十年之间进宫成为宫女的。估计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爱,所以在乾隆十年的正月便有“晋封魏贵人为嫔”的旨意,此时魏佳氏仅十八岁,入宫不过两三年,便位列三嫔之一(其时乾隆帝嫔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嫔叶赫那拉氏,怡嫔柏氏与令嫔魏氏)。同年十一月,乾隆帝正式封其为“令嫔”,“令”字语出《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在古代汉语中有美好之意,大概是魏佳氏让皇帝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如玉石般善良、美好的一面,所以才会得到此封号。   乾隆十四年,魏佳氏晋为令妃,从《清实录》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晋封时魏佳氏已列众嫔之首,排在了家世与资历均比她有优势的舒嫔叶赫那拉之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荣宠。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又被晋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此时孝贤皇后已亡,继立皇后纳喇氏也失宠被打入冷宫,加上乾隆帝再未立过皇后,故魏佳氏从此已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成为无名号而有实权的后宫之主长达10年之久。   终乾隆一朝,魏佳氏是为乾隆帝生育子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代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其生育子女的具体年代如下:   乾隆二十一年生皇七女,此女二十九年指配超勇亲王策凌之孙拉旺多尔济,三十年额驸袭亲王爵,三十五年皇七女被封为固伦和静公主下嫁,其时魏佳氏仅为皇贵妃,但皇七女享有皇后所出之女的尊荣。四十年正月初十,皇七女薨,年仅20岁。魏佳氏在长女逝世后的第十九天薨逝,也许魏佳氏的死是受其女早亡打击所致。   乾隆二十二年生皇十四子永璐,该子于乾隆二十五年夭折,年仅四岁。   乾隆二十三年生皇九女,三十六年封和硕和恪公主,三十七年下嫁乌雅氏协办大学士兆惠之子、一等武毅谋勇公札兰泰。四十五年皇九女薨,年仅23岁。   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是为嘉庆帝。   乾隆二十七年生皇十六子,4岁早亡。未命名。   乾隆三十一年生皇十七子永璘,五十四年封多罗贝勒,嘉庆四年晋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封和硕庆亲王,同年薨,时年55岁。魏家生此子时年龄已有四十岁,成为为清代后妃中最为高龄的一位产妇。   从这个时间序列中可以看出,魏佳氏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间,先后为高宗生下四子二女,且时间间隔较短,足见宠幸之隆。也正是这一时期,魏佳氏由妃跃居到贵妃乃至皇贵妃。俗话说,宫门一入深似海,在这壁垒森严的后宫之中,魏佳氏能浮出水面实属不易。皇后纳喇氏南巡失宠,时为令贵妃的魏佳氏也随侍在场,纳喇氏从炙手可热的皇后高位转瞬跌入不见天日的深渊,魏佳氏应是最好的见证人。而从一个毫无身份地位可言的宫女到成为后宫之主,魏佳氏二十年来伴随君侧,在这之后又以纳喇氏为前车之鉴,小心翼翼地执掌着皇贵妃之权,十年中稳坐皇贵妃的高位而未遭乾隆帝的责难,实在是难得。只可惜魏佳氏并不长寿,于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薨逝,享年49岁,诏称令懿皇贵妃。乾隆六十年,魏佳氏所生之子永琰被立为皇太子,母以子贵,魏佳氏被追封为孝仪皇后,升祔奉先殿,列于孝贤皇后之次。嘉庆四年,嘉庆帝为其上谥号,后经加谥累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葬于裕陵。 子女皇七女 固伦和静公主   皇七女(1756—1775),七公主,固伦和静公主。   乾 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魏氏。   乾隆三十五年正月,册封皇七女为固伦和静公主;七月,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   乾隆四十年(1775)正月初十日卒,年二十。   额驸拉旺多尔济(?一1816),博尔济吉特氏,额驸超勇亲王策凌之孙、札萨克和硕亲王成衮札布第七子。   乾隆二十九年(1764)封为世子。   乾隆三十五年(1770)七月,尚乾隆帝第九女固伦和静公主,授固伦额驸,一般都叫他七额驸。   乾隆三十六年(1771),袭封超勇亲王。   乾隆四十年授领侍卫内大臣,寻兼都统。   嘉庆八年(1803)闰二月,嘉庆帝乘舆行至顺贞门时,侍卫成德伏于门侧,突出行刺。侍卫丹巴多尔济急出抵御而受伤,幸好拉旺多尔济将成德抱住,其他侍卫一拥而上将成德擒获杀死。嘉庆帝因其救驾有功赐御用补褂,洊充上书房总谙达,并封其子巴彦济噶勒为辅国公。   据说还有一次随嘉庆帝至木兰围场打围,与熊搏斗,再次救驾,因此成了跛子。   嘉庆二十一年(1816)因病乞归,五月十六日即卒。 皇十四子 永璐   皇十四子,永璐,幼殇,未封。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七月十七日午时,皇十四子永璐生,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三月十八日酉时,殇,年四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九女 和硕和恪公主   皇九女(1758—1780),九公主,和硕和恪公主。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皇九女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魏氏。   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册封皇九女为和硕和恪公主;三十七年八月,下嫁乌雅氏札兰泰。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九卒,年二十三。女一。   札兰泰(?—1788),乌雅氏,父为协办大学士、一等武毅谋勇公兆惠。   乾隆三十年(1765)七月,札兰泰袭父爵,封一等武毅谋勇公。   乾隆三十六年(1771)授散秩大臣。   三十七年(1772)尚乾隆帝第九女和硕和恪公主,授和硕额驸,一般都叫他九额驸。   五十三年三月十七卒。 皇十五子 永琰/颙琰 嘉庆帝   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即位后,改名颙琰。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月初六日丑时,皇十五子永琰生于圆明园之天地一家春,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冬至节,乾隆帝密建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   五十四年十一月,册封为嘉亲王。   六十年九月立为皇太子居毓庆宫。第二年丙辰纪元嘉庆,正月朔月受高宗内禅位,即皇帝位于太和殿,时年三十七,乾隆帝为太上皇,训政。   四年正月初三日亲政。 皇十六子 未命名 幼殇未封   皇十六子,未命名,幼殇,未封。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三十日丑时,皇十六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   乾隆三十年乙酉三月十七日戌时殇,年四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皇十七子 永璘 庆僖亲王   皇十七子,永璘,庆僖亲王。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五月十一日子时,皇十七子永璘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皇贵妃魏氏。   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册封为多罗贝勒;   嘉庆四年正月晋封为多罗庆郡王。   二十五年二月晋封为和硕庆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三月十三日卯时薨,年五十五。谥曰僖。   子六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8
孝仪纯皇后(1727.10.23——1775.2.28)魏佳氏,内管领清泰之女。本姓魏,后入满洲镶黄旗,改姓魏佳。乾隆帝第三位皇后。乾隆十年入宫,封为魏贵人,同年十一月十七册封为令嫔,十四年四月初五册封为令妃
第2个回答  2013-08-18
乾隆皇帝的令妃,就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在《还珠格格》等影视剧中多次提及。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魏清泰之女。
后家魏氏,本汉军。嘉庆时,抬入满洲旗,改魏佳氏。
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生,比乾隆帝小十六岁。
初入宫,为皇后富察氏即孝贤皇后身边的宫女。
乾隆十年初封魏贵人,同年册为令嫔。
乾隆十三年晋令妃。二十四年晋令贵妃。
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晋令皇贵妃,摄六宫事。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薨,年四十九;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随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其母令懿皇贵妃魏氏为皇后,册谥孝仪皇后。
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谥号全称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子四,皇十四子永璐、皇十六子,殇;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即位后改名颙琰;皇十七子永璘。
女二,皇七女,即固伦和静公主,嫁拉旺多尔济;皇九女,即和硕和恪公主,嫁札兰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