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如题所述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有这辨证统一的关系,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在法律的范畴内,讲到底是不合适的,在道德底线钱讲法律也是扯淡的,但是我觉得这两个东西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在我看来法律基本上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我记得在法律中有一个规定就是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公利益的同时要维护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

我记得以前有个案子是一个男的以外车祸死了,他的二奶拿着遗嘱来法庭闹分割财产,这种情况根据我国的继承法是不可能判给二奶的,而是按照规定判给了男子的原配,这其实是违背我国《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三款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从这个案子的判定结果来讲是不符合法律的规定的,而且当时是违背了那个立遗嘱的男子的最后意愿的,但是法律还是按照道德的标准把财产分配给了原配,因为这是大部分人的心里标准,从一开始我们就认为男子包二奶是不对的,二奶的身份也给这个判定立了一个标准。

总结:

从这个案子可以看到,就算是法律有时候也不是万能的,更多意义上来讲,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那个法律的规定,只是给法律的一个圆场说法而已。

第2个回答  2020-09-16

我自己的话之前想过考律师证书,所以至于法律和道德关系我之前也专门询问过我的一个做律师的朋友,他给我大致讲解了一下,今天既然看到了这个题目,那么我就为大家大概说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吧。

我觉得法律可能在一般人看来是神圣的,在很多地方有些在深山里生活的人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接触到法律,他们可能甚至连文字都不认识几个。所以我觉得浅显来说法律基本上是最低限的道德。为什么会有法律的存在呢? 我觉得是因为在每个人心中的“道德”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我打个比方如果有人给你一笔钱,你肯定会满心欢喜的去接受吧?那么如果是要你给呢?你还会满心欢喜的给出去吗?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法律来强制性的执行,所以法律就是每个人的道德标准,就是每个人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

     我觉得法律也是所有人的天平,不会因为强权而偏向谁,也不会因为谁的弱小就欺负谁,大家可以试想如果没有法律只按照我们心中的道德标准来判断所有案件时,或者来个向古希腊的陶片驱逐法来个大投票,那么我们的社会岂不是一团糟,谁也不服谁心中的“认为”,那么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坐在这里享受时光静好吗?

 总结:

法律跟道德的关系就很明确了,道德在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标准,为了公平公正所以我们就需要法律,那么法律就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是维护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的规则 ,法律条文就是成文的基本的道德。

第3个回答  2015-05-1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下:

一、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具有共同的性质、任务和目标。
1.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阶级本质。
思想: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都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法律和道德都把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来要求,使之得到强化。
②社会主义法律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法律化,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我国法律把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美德来倡导,对破坏法纪的行为加以谴责。
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补充,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法律所没有或难以涉及的地方,社会主义道德却能发挥作用。
三、提高道德水平有助自觉守法、护法。
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提高了,就会转变守法观念,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更自觉地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9
  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整手段,在调整社会关系时的作用是不同的。道德规范的消亡是自发的,而法律规范的删除是人为的。因此,理解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是促使两者在社会调整中协同发挥作用的前提。
  1、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分为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所谓纵向联系,是指它们和其他社会现象间的共同关系。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它们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必然是一致的。法律与道德的横向联系则是指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种联系又有四中情况:其一,相互渗透。其二,相互制约。其三,相互保障。其四,相互转化。因此,人们说,法律是道德的政治基础,道德是法律的精神支柱。
  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道德的实施主要靠人们的自觉遵守,其次是舆论的强制,内心信念的约束等。法律的实施,虽然也需要人们的自觉遵守,但其具有道德所不及的强制实施力量——国家强制力。违反道德通常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和自我的良心谴责。而违反法律将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明确规定的制裁。
  总括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区别可以得知:法律出自国家而道德来自社会,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律较之道德更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完整性、国家强制性等特点,必然在调整社会关系起着主导地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