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北京清漪园有什么传说?

如题所述

相传,在清漪园建造的过程中,乾隆皇帝经常亲自前来巡视督工。有一天,乾隆皇帝站在佛香阁上瞭望四周的美景,但是看着山下的昆明湖,总觉得太空旷。于是下令在湖中建造了南湖岛,并用桥将南湖岛于东岸相连接。

昆明湖习惯上按位置分为南湖与西湖两个部分,而该岛因在南湖里称为南湖岛。它与西堤外湖中的镜治阁和藻鉴堂两个小岛一起,用来象征神话传说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南湖岛也叫"蓬莱岛",一直都是帝后们赏月和观看水师表演的地方。

整个南湖岛呈圆形,岛上建有龙王庙、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云香阁等,均为毁后重建。南湖岛北部是用山石叠成的假山。假山上建有望蟾阁和岚翠间,为岛中的主体建筑。

望蟾阁是一座两卷殿,南面有露台,绕以石造雕栏。岛东南处有著名的十七孔桥相连东堤接壤湖岸,它四面环水,环岛用巨石砌成泊岸,并用青白石雕栏围护,视野广阔,八方佳景,一览无余。

在修十七孔桥的时候,特意请来了许多能工巧匠。那晶莹洁白的汉白玉,是石匠们一斧一凿从房山的大石窝开采的,流着汗水一步一步把它运来的。

有一天,修桥工地上来了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儿,头发长的过耳根台子,脸上的土有一个铜子儿厚。他背着工具箱子,一边走一边吆喝:"谁买龙门石,谁买龙门石啊!"

工地上的人看他那肮脏劲儿,都以为他是疯子,谁也没搭理他。

老头在工地上转悠了3天,也吆喝了3天,但是还是没有人理他。于是老头背着工具箱子离开了工地,往东走到六郎庄一棵大槐树底下,坐在大槐树底下不走了。

老头夜里就睡在树底下,每天鸡叫头遍起身,抡起铁锤,叮叮当当凿那块龙门石。

一天傍黑儿,下起了瓢泼大雨,风吹雨潲迷得老头睁不开眼睛。他双手抱头,蹲在树底下背雨。正好,村西住的王大爷打这儿路过,见那个老头畏畏缩缩的样子,挺心疼,就让他搬到自个儿家里来住。

老头搬到王大爷家以后,不仅有房子住,而且还管饭吃。他整整住了一年,也叮叮当当一天不停地凿了一年龙门石。

一天早晨,他对王大爷说:"今天我要走了,我吃你的饭,住你的房,你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也没有什么报答的,就把这块石头留给你吧!"

王大爷瞅了瞅汉白玉的龙门石,对老头说:"你也别说报答不报答。为这块石头,你劳累了一年,还是你带走吧!我要它也没用。"

老头说:"我这块石头,真要到节骨眼上,花100两银子还买不到呢!"说完,背起工具箱,顺着大道往南去了。

很快,修建十七孔桥的工程快完工了,乾隆皇帝还准备亲自前来"贺龙门"呢!没想到,桥顶正中间最后的那块石头,却怎么也凿不好、砌不上。

这可急坏了工程总监。这时候,有人想起了那个卖龙门石的老头,总监开始派人四面八方地去寻找他。

工程总监打听到那个老头曾在六郎庄住过,就亲自来到王大爷家。他一眼看到窗底下那块龙门石,就蹲下来量了量尺寸,结果是长短薄厚一分不差,就好像专为修桥琢磨的一样。

总监高兴得合不拢嘴,对王大爷说:"这是天上下来神人专为修桥凿的,可救了我的急啦!你张口吧,要多少银子我就支付多少。"

王大爷说:"你也别多给,那老头在我家吃住了一年,你就给我一年的饭钱吧!"

总监立马留下100两银子,就把龙门石运走了。

还别说,这块龙门石砌在十七孔桥上,不偏不斜,严丝合缝,竟然把龙门合上了!

那些石匠和瓦匠们,人人都吐了一口气,总算把石桥修成了呀!要不然,皇上怪罪下来,还有大伙的活路吗?

正当大伙高兴的时候,有个老石匠忽然醒悟过来,对大伙说:"诸位师傅现在该明白了吧,这是鲁班爷下界,帮咱们修桥来啦!"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祖师鲁班拯救了他们啊!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的石桥。

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十七孔桥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造型优美的十七孔桥,将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层次,千亩碧波尽收眼底的空旷观感,因此桥的点缀,将空旷的孤寂感消弭无踪,这些都是造园设计者神工巧匠的神来之笔。

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比起北京石狮子较为多的卢沟桥,还多了59只,站在桥上观赏石狮的奇趣造型,别有一番趣味。

从全园来看,南湖岛与万寿山佛香阁的位置在对景手法上呈一宾一主之姿。而西堤之外无限深远,借用园外西山淡抹的自然风光,给人开阔之感,确是景无边,意不尽。

十七孔桥上所有的匾联,都是乾隆皇帝撰写的。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修虫柬凌波"5个字,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

桥的北端横联则有"灵鼍偃月"几个大字,又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桥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

使得十七孔桥的风景,在优雅宁静之夜游赏更加怡人。

但是十七孔桥的桥洞为什么要建17个孔呢?因为桥正中的大孔,从桥两端数来正好是"9",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将桥建成17个孔。

在桥东有一尊镇水铜牛,镇水铜牛位于昆明湖的东堤,卧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态生动、形似真牛而著称,1755年用铜铸成,称为"金牛"。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铸。

牛背上还铸有由乾隆帝撰写80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铭文为:夏禹治河,铁牛传诵。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鼋。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后来,又在万寿山上增建了宝云阁,宝云阁的外观似一座四方亭子,因全部用铜铸成,故又称"金殿"。

宝云阁通高7.55米,重207吨。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的样式,重檐歇山顶。殿构件柱、梁、椽、瓦、脊吻兽,连匾额等都像木结构。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坐落在一个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

在这稀世铜阁的内壁上,镌刻着4个人的名字:杨国柱、张成、韩忠和高永固,可能是此铜阁的铸造人,这个铜阁是采用失蜡法熔模铸造的,这种铸造法是我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之一。

铜阁建成后,乾隆皇帝在阁前的牌坊上,书写了"侧峰横岭圣来参"的诗句。在此后的清朝统治时期,西藏喇嘛到达北京,都会来这里念经祈祷,举行参拜仪式。阁后石壁上高约十米的周边莲框,就是诵经时悬挂佛像用的。

就这样,直到1764年才建成了清漪园,共耗银480余万两。清漪园建成后,乾隆曾多次到园林里游玩,并留下了许多描写昆明湖的诗。乾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道: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数昆明。

侵肌水色夏无暑,快意天容雨正晴。

倒影山当波底见,分流稻接垸边生。

披襟清永饶真乐,不藉仙踪问石鲸。

在诗中,乾隆认为昆明湖的风光应当是燕山一带风光之首。在这位皇帝的眼里,清漪园昆明湖的风光,已经如同仙境,可见乾隆对昆明湖的喜爱。

但是,由于清漪园园中理政及居住性质的建筑极少,所以乾隆帝游览清漪园都是在当日往返,从未在园中居住过。

直到嘉庆和道光两朝,清漪园仍然保持着乾隆时期的规模、内容和格局,只有极个别的建筑物的增损和易名。例如在嘉庆年间,改惠山园之名为"谐趣园"并加建"涵远堂",霁清轩内加建"军机房",拆除"乐安和",拆除南湖岛上的"望蟾阁"改建为"涵虚堂"。

道光年间又平毁凤凰墩上的"会波楼"及配殿,为节约宫廷开支曾一度撤去各殿宇内的陈设和铺垫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