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全部国家

我要全部

1.徐国,在周成王元年(前1042年)就参与武庚叛乱,徐子自称徐驹王,后来被周公所镇压;周穆王十七年(前960年),徐子自称徐偃王,率领东夷各部进攻周朝;周穆王虽然联合楚国镇压,徐国的王号却不再取消了。周敬王八年(前512年),徐王章禹被吴国攻灭。 2.蜀国,周平王东迁以后,蜀子蚕丛自称蜀王;周惠王年间,蜀王杜宇自称望帝,自以为功德高于徐楚等国。周显王年间,开明尚取消帝号,复称蜀王。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蜀国被秦国攻灭。 3.楚国,在周夷王七年(前879年)崛起于江汉,楚子渠自称楚王;周厉王即位,征讨南蛮,楚王渠取消王号,复称楚子;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子通凭着自身的势力,趁周桓王被郑庄公打败之际,自称楚武王,周桓王无可奈何。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王负刍被秦国攻灭。 4.巴国,在春秋中期,巴子自称巴王,与蜀国对抗。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巴国被秦国攻灭。 5.吴国,在周简王二年(前584年),得到晋国支持,吴子寿梦自称吴王,参与中原争霸。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吴王夫差被越国攻灭。 6.越国,在周敬王十六年(前504年),得到楚国支持,越子允常自称越王,与吴国对抗。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越王摇归降秦国。汉高帝五年(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复国;汉惠帝三年(前192年),东瓯王摇复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王望归降汉朝;闽越王居股归降汉朝。 7.义渠国,在周贞定王年间,义渠子自称义渠王。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义渠国被秦国攻灭。 8.魏国,在周显王二十五年(前344年),魏侯莹自称魏惠王,在逢泽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魏王假被秦国攻灭。 9.齐国,在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在徐州(山东滕州)与魏惠王互相承认。周赧王二十七年(前288年)十月,秦国尊齐闵王为东帝,十二月齐王取消帝号。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齐王建被秦国攻灭。 10.秦国,在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秦伯驷自称秦惠文王,次年更改后元。周赧王二十七年(前288年)十月,秦昭襄王自称西帝,十二月秦王取消帝号。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七月初一,秦王政改称始皇帝。秦二世三年(前207年),项羽、刘邦推翻秦朝。 11.韩国,在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魏国尊韩侯威为韩宣惠王。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韩王安被秦国攻灭。 12.赵国,在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魏国尊赵侯雍为赵武灵王。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赵王迁被秦国攻灭;公子嘉奔代称王,六年后灭亡。 13.燕国,在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魏国尊燕伯为燕易王。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国攻克燕国;燕王喜奔辽东,四年后灭亡。 14.中山国,在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魏国尊中山子为中山成王。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中山王尚被赵国攻灭。 15.宋国,在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宋君偃自称宋康王。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宋康王被齐国攻灭。 16.安阳国,在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蜀国王孙泮逃入交趾;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年),自称安阳王。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南越国攻灭安阳国。 17.滇国,在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楚将庄蹻西征黔中、夜郎、滇;两年后,秦国断其归路,庄蹻自立为滇王。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滇王尝羌归降汉朝。汉安帝年间,滇国完全灭亡。 18.夜郎国,在秦末汉初,夜郎子多同自称夜郎王。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夜郎王兴被汉朝攻灭。 19.哀牢国,在秦末汉初,哀牢子九隆自称哀牢王。汉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哀牢王类牢被汉朝攻灭。 20.南越国,在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秦将赵佗自称南越武王;汉高后五年(前183年),赵佗称帝。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南越末帝建德被汉朝攻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8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以楚国、齐国、晋国、吴国、越国、秦国为大。  楚国:  楚国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的一个国家,它在周初曾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后得到周的封号,居楚地丹阳(今湖北姊归县)。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704年,楚君熊通自号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  齐国: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已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后来,齐国又于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真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晋国:  晋国原处于戎狄游牧地区,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吴国:  吴国是春秋中前期发展起来的新兴诸侯国家,它本是楚国的属国,但随着后来的强大逐渐脱离了楚国的统治。前506年,吴国大举进攻楚国。在战争中,吴国五战五捷攻破了楚国两百年经营的都城成郢(今湖北江陵),掠去大量的物资。这场吴楚大战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战事,战争的结果使楚国受到空前的创伤,而吴国则渐渐取代了楚国的位置成为南方大国。  越国:  越国与吴国相同,都是楚的属国,但越的兴起比吴还要晚一些,直至允常执政时期,越主才始称为王。在此之后,越王在楚的旧臣文种和范蠡的协助下,击退来犯的吴国。后吴王夫差任又用吴子胥为将,大胜越国,使之臣服。但越王勾践并不甘心失败,他住于薪柴之中,并每日尝一次苦胆,以示不忘国仇。经过几年的准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成为继吴之后的又一个南方大国。  秦国:  在几大强国中,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秦成为春秋时期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秦穆公执政期间,曾任用谋臣百里奚,使秦国强盛一时。但秦国地处中原之北,与戎狄、羌等北方诸族混居,故华夏诸侯一直以秦为戎狄国,禁止其会盟中原,而这却给了秦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到后来战国时期,秦才能以强大的实力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8
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其中以姬姓者为最多,有晋(在今山西侯马)、鲁(在今山东曲阜)、曹(在今山东定陶)、卫(先在今河南淇县,后迁至今河南濮阳)、郑(在今河南新郑)、燕(在今北京)、滕(在今山东滕县)、虞(在今山西平陆)、虢(在今河南陕县)、邢(初在今河北邢台,后迁山东聊城)等国;姜姓国有齐(在今山东临淄)、许(原在今河南许昌)、申(在今河南南阳)、纪(在今山东寿光);嬴姓有秦(在今陕西凤翔)、江(在今河南罗山西北)、黄(在今河南潢川)、徐(在今江苏泗洪);芈姓有楚(在今湖北江陵);子姓有宋(在今河南商丘)、戴(在今河南兰考);姒姓有杞(原在今河南杞县,后迁到今山东潍坊);妫姓有陈(在今河南淮阳);曹姓有邾(在今山东邹县)、小邾(在今山东滕县);任姓有薛(在今山东滕县);曼姓有邓(在今湖北襄樊)。另外还有属于风姓、己姓、姞姓、偃姓等小国。各国之中最强大者为晋、楚,其次为齐、秦,再次则为郑、宋、鲁、卫、曹、邾等国。春秋末崛起者为吴、越两国。除以华夏族为主的大大小小国家之外,还有不少的戎、狄、蛮、夷交错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