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本学校(非211),GPA3.74,环境科学专业。还未考雅思。想申请2014年秋季硕士,现在有两个选择

选择一:因为本人想读完硕士后继续申博,主要想读研究型硕士。但是香港两年的研究型硕士把握不是很大,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以一年的授课型硕士来保底。选择二:德国国际课程(2年)。但对于德国我比较困惑的是,其理学学位都是Master of science.意思是授课型硕士么?问中介,中介说德国没有研究型和授课型之分。
英美就不考虑了,请各位帮忙看看两者怎么选?
对于香港一年的硕士,我主要担心博士申请没有优势,毕竟一年授课能有什么科研成果啦。德国的话学位为什么是MSc呢,表示不解

“香港一年的硕士,我主要担心博士申请没有优势”这句话有偏差,不是没有优势,而是不可能直接申请得到。凭借授课型学历申请到的,也都是修读了其他学历资格,工作几年之后才有希望。
还有就是,中介是做不了研究型申请的。因为研究型和授课型不是一种申请模式,即使有的中介帮你做,也是根本没把握拿下。所以研究型只能靠你自己。
而授课型申请材料很简单,更没必要找中介花钱。何况被学校察觉了还会导致你的材料被筛掉。追问

你好,我们学校有位从浸会大学回来的博士,她说就是最好要有英文论文,一年制的硕士申请博士也是有希望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几年变严格了,还是因为浸会也比较一般,不如港大。请问你去香港读过还是听别人说的呢?

追答

一年制硕士申请有希望的那种,是因为本身就有论文,靠自己本科或研究生期间,自己努力发表成功的。加上本科已经有了强有力的项目经验。
但授课式自身是不带任何给你发表论文和做科研的机会,所以读完这个之后,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申博(或研究型硕士)的胜算。而且对于中大、港大的大部分学院来说,是不接受授课型背景的申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持有Msc申请他们的博士学位,他们只把你当做本科背景去看待。
一句话,授课型申博就等于拿本科背景去拼硬件。
而你的想法是读完授课型就可以有希望申请到,这是有偏差的。如果你以前没有什么突出的研究成果也没有论文,不要用授课型去冒险,因为这是条死胡同。
我是在香港读书的。如果道听途说就不会乱讲了~

追问

谢谢啊,我觉得你说得很实在。我也是很不相信一年硕士能发论文,哪有这么容易的事。那看我这样子(只有5个校级课题,2个是负责人,一个国内二级刊物三作和一个实用新型专利三作),非211的背景申请研究型硕士,是不是成功率很低呢?意思香港这条路真的是行不通了吗?你在香港读什么啊?

追答

首先你要知道,只有国家核心期刊以上水准的论文才被列入考虑,其余小论文是不算数的。一年硕士发论文可不可行,全在于你自己。授课型没有平台给你发表。 如果是内地期刊论文,有些期刊比较水,可以花钱买,这种比较容易投中,但人人都有的,也就没优势了。想投中国外英文期刊难度极大,基本上都是优秀博士、或者教授争取的东西,以一个内地本科生水平,一年不现实。
成功率的事我不好讲的,因为研究型本身招的是最少的(比博士还少),不同专业的标准也都不一样,很难像授课型那么容易评估。何况成功率就只有0和100,在你没接到offer之前,10%和90%是一样的,比率对个体来讲没有任何意义。
你能不能入读的关键,在你基本条件满足或者说非常优秀的前提下,是主要取决于你的研究跟导师有多少契合,导师要研究的东西是不是跟你差不多,否则你个人有再多牛逼的成果、没有对应的导师,也是无益。所以,低是肯定的,但有多低,可以争取到怎样,就不是我这种门外汉能给你定位的了。要靠你自己取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6
申博士都是以研究型研究生为前提的。香港主要看分数和面试还要有教授的推荐信!网上有好多面试的题目可以参考 祝你成功追问

好多中介因为申请研究型的难就不愿意做,非得叫我去申请授课型的。我如果不是想读博,何必要多读一年硕士。

追答

为什么要找中介。好多申请香港的学生都是靠自己。你去搜搜就知道了。太傻上好多香港学校申请流程

第2个回答  2013-09-06
申美国的直博呀,我的学生就申到了追问

我知道美国是首选,但是从实际出发,我3个月考不出GRE啊,我不是学霸

追答

能校内保研不?再等一年,先读国内的研,进项目,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美国更好申请,还能利用这一年考T/G,你这个专业还是比较好拿奖的。如果你目标是博士香港不大推荐

追问

我是可以校内保研的,意思可以中途退学么?这个我之前还真没想过呢。
不过研一我们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课,课余时间做做实验,不算是工作经验,我中途走了,对老师太不厚道了吧= =

追答

想办法进各种课题,研究等等,要得是经验这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