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压能力差,如何教育孩子

如题所述

8种方法,正面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在青少年时期甚至更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勇气和抗压能力。人天生有从困境中恢复的能力,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学习来养成,这些能力无疑会令人终生受益。Barbara Greenberg是美国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曾接受CNN、早安美国和ABC夜间新闻报道多家媒体的采访和报道。他向家长提供了8个方法,正面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我几乎每天都和许多父母交谈,我也把如何教导孩子学会反击挫折当作使命。当我在研究生院学习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说,人要么天生就具有从挫折中恢复的神奇魔力,要么没有。那段时间里,我们学到了回弹力,或者说从困境中恢复的能力,甚至说如何处理棘手的问题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
下面便是我的几个建议,家长们可以通过教导来培养孩子们勇气和抗打击能力。
1、告诉你的孩子,失望是可以接受的,你不止要期待你的孩子,你自己也要学会处理生活中各种失望的情况。失望和挫折不完全是负面的想法,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
2、提醒你的孩子,失败是正常的。在人生的转折阶段,我们都经历过失败,而这些失败的经历教会我们变得更谦逊、更富有同情心,也教会我们日后怎样来处理问题。换言之,失败也能提供学习的机会。
3、提醒你的孩子拥有一个个人的支持系统有多重要,这个系统在他们快乐或者难过时谁愿意随时帮助他们。就好像在粉丝俱乐部里,我们都表现得很好,对吧?
4、请教会你的孩子保有活泼的天性,家长们请自己做好示范。一般而言,父母总是板着面孔教育孩子,这会加剧他们焦虑的感觉。让孩子们保留一点顽皮的个性,毕竟大家都需要一些放松的时刻。
5、把你的孩子从压力中解放出来,带他们去一个短暂的旅行。举例来说,如果孩子们感到作业很多压力太大,不如带他们出门散步,让他们有个短暂的休息。
6、做好健康的饮食、睡眠和锻炼的模范。身体健康,我们才能良好地参与工作和生活。
7、告诉你的孩子,在采取行动应对困难之前的24小时里,他们可以有不良的情绪。在那一天之后,他们可能就不会感到那么沮丧了。我很喜欢这个24小时法则,因为并不是每种情绪都需要你立刻做出反应。
8、教导你的孩子,向他人寻求帮助不仅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非常积极的,让他人帮忙并不丢脸。人人都会需要他人的帮助,我们也能从互相帮助里受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6

近几年,全国各地频传中小学生离家出走,不堪压力选择轻生的事件。很多人都对目前孩子脆弱的心理承受力错愕不已,学校老师以及家长也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有关教育专家表示,在专注于给孩子进行“分数”教育的同事也要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特别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心理承受力。当前的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孩子有着强大的抗压能力和适应? 

一、应从小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挫折与打击。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他就会将坎坷当作历练自己的平台,利用搓折就要掉眼泪,为了一点小麻烦就容易心烦气躁,甚者就会产生轻身的念头。

因此,父母如果想要孩子积极从容地面对挫折,并且在将来顺利走向成功的话,就需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意识地去放开呵护的双手,让孩子早一点经受风雨磨难、多经历一些苦难挫折,并以此提高孩子的自信与勇气,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抗压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它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性格开朗的人与性格孤僻的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对那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我们要多爱护、关心,对他们要“爱如春风,情如春日,润物无声”,往他们封闭的心里注入爱的甘露。当他们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多做耐心的疏导和真诚的慰藉工作,从而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扬起奋进的风帆,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并战胜困难和挫折。 

三、引导孩子积极应对挫折

当孩子处于幼年时期,遇到挫折和困难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为了避免孩子深陷挫折中无法自拔,父母就应该及时做好开导工作。比如孩子初次做错一件事、碰了壁,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后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挫折,以此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同时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还要引导他们合力地发泄内心的消极情绪,这样有利于缓解孩子心中的压抑,使孩子尽快地摆脱失败阴影,促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当前该做的事情中去。

如果孩子年龄还小的话,一些游戏训练项目比如《普蕾成长计划》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和综合素质如情商、逆商、胆商、自信心、自制力等的培养还是非常有帮助的。了解更多可私M。

第2个回答  2020-08-24

经常被爸爸疯玩的孩子,长大后抗压能力更强。

第3个回答  2018-08-02



    这位知友,孩子抗压能力弱怎么办?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逆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逆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生活中,人们对智商和情商比较熟悉,对“逆商”这个概念比较模糊。所谓的逆商是指挫折商、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他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状态,培养较强的逆商。抗压能力是衡量孩子逆境商的一大标准,我们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抗挫力培养。

    对于小孩子来说,培养逆商成为小孩成长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我们常常看到关于小孩的报道,往往因为受到一些打击或是困境然后误入歧途。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报道,我们在思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时候,是否真的找出内在原因。孩子对挫折的抗压力比较低,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容易丧失信心被打倒。孩子的抗压能力比较弱,该怎么办?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力?上诉问题成为现在比较热门的教育话题,引发了大家的极大关注和讨论,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方法与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

    1、面对挫折和逆境的时候,我们应正确对待,切勿放弃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些都是高逆商的人。高逆商支撑他们战胜困厄灾难,帮助他们走出人生低谷,走向事业辉煌。纵观古今中外,那些事业成功、名垂史册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实业家,无一不是历经坎坷,备尝艰辛,一次次被击倒又一次次站起来,顽强不屈,坚忍不拔。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挫折和逆境,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差别,就是如何对待逆境。成功者善于把逆境当成磨炼自己的燧石,每走出一段逆境,就会提升自己一次,使自己意志更加坚强;反之,在逆境面前畏首畏尾,无所作为,或者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就只有品尝失败的苦果。美国的《成功》杂志每年都会报道当年最伟大的东山再起者和创业者,他们的传奇经历中有一个相同的部分,那就是他们在遇到巨大的困难和逆境时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从不轻言放弃。

    2、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孩子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给孩子树立不畏困难、战胜挫折的榜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儿童勇敢面对挫折的信心,还可以向儿童揭示出这样的道理:对任何成功者不应仅仅羡慕而更应敬佩和学习,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正确适当的引导同样尤为重要。只要成人正确成功地加以引导和肯定,无疑是给了孩子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因为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而应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3、培养自身的自信心和决心,勇于面对挫折

    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始终坚信,任何时候,办法总比困难多,山高高不过太阳,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水滴石穿,只要奋力拼搏,就一定能迎来胜利曙光。逆境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逆商太低,被逆境吓倒,没有战胜逆境的信心和决心。长征路上的红军将士们,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冲破敌人的层层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攻破腊子口,奇袭娄山关,长驱两万五千里,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了一个个穷凶极恶的顽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但都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超越了,这就得益于他们战胜逆境的信心和决心。

    4、儿童在面对挫折时,要有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吃苦精神

    面对逆境我们不仅仅需要具备信心和决心,还要有战胜逆境的能力。面对困境,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对,勇于挑战逆境。逆商的高低大小,最终要落到实际行动上,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不屈不挠的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二是不怕吃苦。辛亥革命时,孙中山为推翻清朝政府,前后进行了十多次起义,尽管一次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愈挫愈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迎来了成功,建立了不世功勋。基于这个道理,为提高孩子的逆商,日本许多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荒岛”生存实验,一些幼儿园对儿童进行锻炼,培养其吃苦精神,磨炼其意志品质。印度则设立“饥饿日”,让孩子们增强忍耐饥寒的能力。在国内,目前兴起的一项运动就是“户外拓展”,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外出训练,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抗压能力。使得很多孩子的意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5、放开手脚,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中国式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孩子的典型弱点就是没有自主性、依赖性强。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在于父母的包办代替,让孩子缺乏自信,能力低下,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实践的机会。如果对孩子过度地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最终会使其养成娇弱的弱点,以至于一遇挫折便不知所措。例如孩子摔倒了,如果不严重,我们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而不是急切地跑过去相扶;孩子想要玩具,应当鼓励其自己去拿,衣服也要鼓励其自己去穿等,切不可让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应当使孩子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一定的障碍和挫折,让孩子在生活中渐渐学会独立面对一切。

    逆境与挫折会出现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于儿童来说,更加应该锻炼面对逆境的生存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挑战逆境,克服逆境的能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