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踢出弧线球

足球运动中,踢出高质量的弧线球的诀窍是什么?

粗略算来,任意球分成弧线球、大力劲射和无心插柳三大类。先说弧线球,自现代足球诞生以来,足坛的许多传奇人物中,从上世纪70年代的里维利诺到今天的卡洛斯和贝克汉姆,都罚得一脚好弧线球,他们的神奇脚法能让皮球产生急速自旋。
仔细观察他们精湛的射术和对各种外力的把握,你就会明白他们在足坛的崇高地位实至名归。在诸多影响皮球飞行的外力中,大多数人只知道地心引力,这只是其一。其他的外力来源于我们四周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不经过复杂的运算或者一辈子的练习,你无法预测他们究竟会让皮球飞向哪里。
除非踢球时正中皮球的中心,球基本上一边飞行一边自转,这对球体表面的气流产生影响。如果击球点是在中心偏左,球就会按顺时针方向自转,导致球体左侧气流在越过足球表面的球皮缝隙时,减速更快,在这一侧的气流将比另一侧的气流更早脱离球表面,因此,球的飞行路线逐渐向右偏移。这一现象在150年以前为德国物理学家马格纳斯发现,又称“马格纳斯效应”。就是因为这个偏移,我们才有幸目睹“香蕉球”美妙弧线,此其二。
球的飞行方向是遵从一个简单弧线法则:如果你想让球向右偏,那就踢球后中心偏左的位置,脚法好坏要看你能让球偏移多少。偏移的效果又同时取决于击球的点和击球的力度。把握踢球的力量,既让球以最快速度飞行,又能产生理想的自旋,这就是踢任意球的诀窍。触球点不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那些能有效控制“马格纳斯效应”的球员让人眼前一亮,他们能旋球进网可以称之为奇迹,这里涉及到第三个物理现象:气动阻力。
和“马格纳斯效应”一样,气动阻力也随着球速变化:踢球力量越大,空气阻力就越强,球最终的落点也距离你的预期越远。更意想不到的是,当球速低于时速30公里后,气动阻力的强度,便会因为球体表面气流的复杂变化,变得难以捉摸。这也影响了任何由自旋产生的“马格纳斯效应”,结果会让观者,甚至包括罚球者本身大吃一惊。
左手从右起作画弧动作到身后.(伸直手)
身体就有一个以左脚为重心向左转的倾向.
踢时左脚离球稍长于一脚掌长.
右脚45度挫球.触球后,向内(向左)摆动脚掌(小腿自然地随着动)大腿自然地向内摆.
尽量使用小腿为踢球动力.
身体稍向左倾.与地面成60度
增加脚的力量练习!比如绑沙袋练习,可以借鉴少林寺里的和尚每天早上都要从山下挑水挑到山上,每天周而复始,狂加练习,想必腿的力量就上来了。再次就是技术上的练习。本人因为以前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校队的一援,虽然脚法不咋滴,但是基本动作还是略知一二。楼上的朋友有说的不错的。脚背要绷直,脚背抽,不要脚尖和足弓射,那样力量会减少很多。再次就要看脚的击球部位,这个是导致球速快不快的关键因素!击球的中部皮球一般直线贴地飞行,击球下部容易导致皮球射高,飞出门框。而分别击球的两侧就会造成球的弧线的产生,俗话称做“香蕉球”。楼主可以看看电视录象等高水平电视。这类劲射的代表有巴西的罗.卡罗斯。在法国举办的四国邀请赛中对法国队就射出了一记漂亮的弧线球,球速快,力量大,对方首门员毫无反应球就印声如网。此球堪称经典(个人意见,嘿嘿)。
香蕉球则需要弧线助跑,接着是踢球腿的摆动,在支撑脚着地的同时,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当膝关节摆到接近球的垂直上方的刹那间,小腿加速前摆击球。
首先注意助跑角度,一般都是45度左右。
然后是支撑脚的站位,一般在求得侧后方大约10-15cm。
接着是踢球腿的摆动,在支撑脚着地的同时,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当膝关节摆到接近球的垂直上方的刹那间,小腿加速前摆击球。
再然后,可以选择用脚被内侧或外侧击球,如果击球的作用力不通过球心,就会使球产生旋转,这就是弧旋球也就是香蕉球。 这类的代表太多就不加以描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8
身体倾斜成45度角,助跑路线水平成45度,如果你的身体条件能够达到这一条件的话,用外脚背内角背都不是问题,甚至脚尖囊也能弧出来,不过那样估计大卫他爹也就诞生了...希望你不是一个胖子..厄~
第2个回答  2013-09-08
脚与球的接触面
力量要够
助跑路线
第3个回答  2013-09-08
用脚内测磋或者脚外侧磋
第4个回答  2013-09-08
bu zh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