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桔怎样起砂靓色

如题所述

柑橘“起砂”的原理
起砂主要是油胞在果皮表面上凸出的体现,外果皮由外表皮和下表皮细胞组织构成,密生油点,油点又称为油胞,而油胞中主要成分是香精油,约为果皮鲜重0.5%~2%。柑橘香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烯类以及高级醇类、醛类、酮类、脂类等组成的含氧化合物,其中90%以上是萜烯类和倍半萜烯。
通俗的说,要使得柑橘果实表皮起砂多,即提高果皮表面含氧化合物的含量,从而使油胞密集而凸出。
影响油胞形成的因素
1、糖分积累。
碳水化合物(糖分)是油胞重要的组成成分。砂糖桔的起砂与糖分的积累关系密切,糖度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即可起砂,而糖分的转换积累受生物酶活性、光照 、温度、管理措施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叶果比也会影响起砂。树势好的植株,果实不被叶片过度遮荫的情况下,叶片越厚绿、面积越大,起砂越好。但树徒长,枝叶停止生长晚,虽然叶果比增多,但碳水化合物消耗在枝叶生长上,不利于起砂。
叶果比大,果实偏大皮厚——
2、矿质营养
① 氮元素:膨大后期及着色期氮过剩会造成果皮再生长,出现粗皮大果、厚皮、浮皮、起砂差、转色差、果汁含量低、可溶性糖分少、品质差等。
氮对果实上色的影响直接原因是,氮素多、树势旺,会利用糖合成有机氮,减少了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甚至使果实细胞的原生质增多而液泡变小,糖含量下降。
常见的氮过剩表现有:幼龄结果树因氮素过剩,往往出现粗皮大果;旺盛的成年结果树,中上部营养生长过旺枝条的果实,往往也是粗皮大果。
因此,果实发育中后期,低水平的氮素有利于皮薄起砂着色增甜。
氮素过剩造成粗皮大果——
② 磷元素:磷是核酸和脂质的组成成分,在柑橘类果树生产中磷对植物的新陈代谢,能量转化和光合产物运输非常重要,尤其是油胞层中高水平的磷,直接促进油胞及色素的生物合成。
缺磷会使果实褪绿(着色)或加强返青,果皮厚而粗糙;果实在成熟前变软,果肉不充实,可溶性物质减少等;过量施用磷会导致果皮变薄,易开裂,不耐储运 。因此,着色期间,中等水平的磷有利于起砂着色。
缺磷影响起砂着色——
③ 钾元素:钾对于酶活性,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光合产物运输和渗透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直接参与果实糖份积累的必要营养,提高果实糖分积累。在果实着色期间补充高水平的钾肥可增加果实起砂着色。
④ 中微量元素(钙、镁、硼、钼等):在砂糖桔果实起砂着色上, 中、微量元素既促进内在品质又能增加起砂色度,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是钙和硼,这和二者的生理功能是分不开的。
钙元素:柑橘是需钙量最多的植物。 钙的营养功能是:①钙能维持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避免裂果、浮皮、厚皮。②钙可延长果实贮藏寿命, 防止枯水。
缺钙的果实中期表现为果皮不够平滑硬朗,凹凸不平,粗糙;后期出现浮皮、枯水等。
硼元素:硼能影响叶绿体结构,加强光合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并促进糖的运输。硼与醇类、糖类以及其它有机物相化合能形成过氧化物,促进油胞的形成。




着色期至采前喷施 沃叶硼补充营养,可以促进果实起砂着色,提高果实贮藏期间的好果率、降低失重率,提高果肉固形物、糖、酸和 Vc 含量,从而提高果实的耐贮性;同时促进花芽分化。
使用激素着色起砂,不耐储运——
缺钙缺硼造成粗皮厚皮浮皮果——
镁元素:可促进柑橘叶片的光合作用的形成,增加糖分积累等;
钼元素:可促进光合作用,增加还原糖含量。
总之,中微量元素还可以有效维护作物的营养平衡,增强并改善作物的生理机制,预防生理性病害发生,获得应有的产量和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