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是什么?它包括那些专业?毕业后找工作好找吗?

请尽量详细一点 谢谢

高职和高中起点专科的毕业证书均属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大专毕业证书,高职和专科的区别就在于学习课程不同,高职教学侧重于职业技术。

高职的学历不如大专高,传统意义上来看,高职只要两年,但是大专需要三年。现在在考大学的时候,普遍写的都是高职,有一些是三年制的,另外一些是两年制的。通常看来,三年制的那些就是以前的大专!因为高职学费是学校自己定,但是大专是限制收费金额的!这个问题在我高考的时候问过老师!高职好像可以续本!另外我现在在北京,我们找工作的时候限定是只要大专以上学生,不知道高职算不算在里面!
据前不久召开的一次自考高职会议透露,北京自考高职已从1998年的6个专业1330人,发展到如今的12个专业15000人。虽然自考高职人数在短短几年内成倍翻番,形势喜人,然而记者了解到,在普高高职中,虽然报考人数较前几年增多,但部分高校高职新生不报到的比例也达到了10%左右,甚至部分学生勉强入了学,也自觉低人一等。用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话来说,就是高职在现实中遭遇到了认可却不认同的命运。

那么,高职和大专究竟区别何在?高职真的不如大专吗?已经招生多年的大专,怎么今年一下子都变成了高职?大专哪去了?成人高职、自考高职和普通高校的高职有区别吗?高职毕业是否可以续读本科?高职毕业只能做工人吗? 带着社会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高职教育研究会秘书长贡文清副教授。

走出高职认识的误区

贡先生介绍说,令部分家长惊诧的消失了的大专,实际上并没有消失,高职其实就是专科教育。我国高等教育从学历层次上分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种类型,而从教育类型上分,专科教育中又有学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以前实行多年的专科教育其实就是学科教育,它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近年来, 国家一直在调整这一不合理局面。今年动作尤其大,除师范院校外,北京市各 高校招收的专科已全部改为高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高职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的合理调整。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高职,显然它比传统的大专教育更贴近人才市场。

从国家对高职毕业生使用的相关政策上,也可证实这一点。北京高职毕业生的工资待遇与大专生相同,北京生源的农业户口考生也可办理农转非。只是不发派遣证,但派遣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目前,普通高校的专、本科毕业生政策同高职没有区别。毕业生自主择业早就成为事实。

高职毕业只能当工人?高职开设的专业多为社会急需的紧俏专业,以自考高职专业为例,就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网络技术应用与服务、装饰艺术、智能建筑控制技术专业和数控应用等专业。北京兴办高职教育较 早的海淀走读大学由于专业新颖,毕业生待遇甚至超过了部分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且一次就业率也很高。

前景广阔

据了解,目前高职教育的入口渠道很宽,一是国家赋予了合法招生指标,招收高三毕业生。这种形式除了培养模式与以往大专不同外,招生办法和大专完全相同。职高、中专、技校的职技类学生也可以通过北京单独组织的考试(即3+ X)获得入学资格。第二种形式是继续教育范畴的高职。成人高校的高职和自考高职就属这种情况。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的入口已经敞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2
职的设立有些仓促,不少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专业设置还要听取主管部门的意见,灵活性相对弱了许多。

“既然高职就业已经完全市场化,招生何不如此?”一位高职院校老师建言。她设想5年后经过市场洗礼,高职将更加规范。那时,只有特色才能让高职扬名,只有特色才能让高职生存。

摘自 《中国青年报》 2003-03-10
"高职"和"大专"它们有没有区别?
答:高职全称是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与国际接轨,统改称为高职。过去的大专偏重应试,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为了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有大学文化程度,又有高级专门技能的所谓应用型人才。这就把除师范类还叫大专外,其余全改成了高职。一些老中专经过重新改造、升格,也变成了高职。所以,高职和大专还不能完全划等号。目前高职还属于大专层次。
目前作为大专层次的高职,与原来的大专主要区别是:一是高职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门技能的教育训练。二是高职类毕业生属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比较受欢迎,不像前几年大专生分不出去。
第2个回答  2013-11-12
高职就是高中毕业后读职业学校,
它包括:电脑,美发,汽修,等等……
毕业以后找工作要靠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