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l林冲见差拔的情节,并简要分析描写林冲见差拔时主要运用什么手法

如题所述

林冲是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杰出人物,本是汴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超群,为人正派。殿帅府太尉、奸臣高俅纵子行凶,助子为虐,为达到其儿子高衙内霸占林冲妻子的目的,设计陷害林冲,将其发配沧州。《林冲见差拨》是《水浒传》中写林冲初到沧州的精彩部分。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简洁开篇,铺开情节。)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 (侧面写人,管营、差拨嘴脸初现。)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一番对话,林冲、众人和管营、差拨的特点一一展现,让人心生期盼——人物在下文将如何表演?)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差拨上场富于戏剧性,小说家做小说就是讲究“无巧不成书”。)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 (”小人”,一个称谓写尽林冲的谦卑。)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 (“变了面皮”,活化人物的精彩细节;一番斥骂,威风耍尽,小人嘴脸尽出,与前文众人所言相映成趣。)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寥寥两笔,内蕴深刻:林冲之态,众人之状,烘云托月,寄意深淼。)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一个“陪着笑脸”的形象,一句谦卑之极的言辞,活化了落魄英雄的心底柔肠。)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算计“精妙”,让人叹服。)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一个“笑道”,与前文“指着林冲便骂道”对比鲜明,所说话语也有天壤之别。)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 (言语之间,似乎已成知心之莫逆,后文林冲自叹“有钱可以通神”自是情理之中。)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议论虽是通过人物之口说出,但作者施耐庵先生心底的波澜浩浩汤汤,无涯无端。)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勾魂摄魄的绝妙细节,一个“落了”,一番“备说”,作者未着一句议论,却胜过万语千言,差拨性格之丑陋呈现笔端。)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气力的行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直做到晚,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谢你照顾!”(认认真真走过场,严严实实做样子——管营“执法如山”的表演、林冲“可怜兮兮”的求告、牌头“堂而皇之”的假证、差拨“公正无私”的周旋……将人情人性淋漓勾勒展现,施耐庵不愧为大手笔。)

  【品茗思索】小说的基本任务是刻画人物,刻画人物最忌平铺直叙,淡淡写来,隔靴搔痒——要写出人的特色。怎样才能写出特色?各有各的妙法,各见各的功夫。但是它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尽力把人物描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体现人物的特色,突显出“这一个”。

  写人,大体来说,可以写群体形象,可以集中笔墨写个体形象,也可以在写群体时突出某一二个人物;对人物作具体勾画时,可以写全貌,也可以突出表现某一方面的特点;既可工笔描绘,也可以作速写勾勒……应依据具体的写作内容作灵活的变通,不拘泥于一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2
环境是小说的依托。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本文第一自然段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属于社会环境的描写。一方面交代了主人公活动的具体背景,环境;一方面为下文差拨出场进行铺垫,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制造悬念,同时推动情节的发展。准确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对分析小说主旨具有极大的帮助。除林冲外,差拨是选文中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未出场前,就已通过“一般的罪人”之口揭露了其利用职权、唯利是图的嘴脸。出场之后,又以林冲取出银子为分界线,先是“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后又“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充分揭示了当时“有钱可以通神”的世风。
描写人物的方法较为明显:一是差拨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二是刻画人物时较多用到的语言描写。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

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 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引文与金圣叹的评点是关键。“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反映林冲身在牢营,身为囚犯,金圣叹的评点中的“亦”字不由让人联想起发配前的身份:禁军教头。
接下来,由此两种身份,针对同一情节,会得出不尽相同的性格、心理特征。囚犯身份: 谨慎小心、隐忍顺从;教头身份:顾及颜面、沉着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