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

别人教导我的,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自恃强大而不遵从道的人大都不得善终,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根本。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经》

原文: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所以一切事物,或者减损它反而得到增加;或者增加它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2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就是人教什麽,我也教什麽。「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强梁者不得其死是在那个时候的一个成语,也可以说是常常会引用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说你如果强硬的话,用刚强来胜柔弱,人家口服心不服,没有用。所以强梁者不得其死是一个应引以为戒的话,而老子也把这句话拿来当教父,好像说引为座右铭的意思。我们看一下这句话的来源。这句话是从「金人铭」来的,「金人铭」有点好像神话,在那个时候有一个金人,不过那个时候没有金国,所以这个金人并不是金国的人,而是金子做的人,好像神一样,看起来金光闪闪,是一个神。他说的话裡面有一句叫做「强梁者不得其死」,另外下面还有一句叫做「好胜者必遇其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是叫我们要柔,柔是道之用,我们用的时候要柔。这两句话是警告好强者,当你逞强的时候,可能不得好死,可能遇到敌人,如果遇到比你更强的,那就惨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09
少了几个字。应该是 人之所教,我亦议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
别人教给我,我要把自己想法也一起交给他人(由他自己决定如何)。强梁者不得其死。很多人都理解不了。换一句话大家经常说的,希望你成为国家栋梁。这下大家明白了吧?如现在的望子成龙。是一个道理,把自己的想法愿望强加给别人,强迫别人成为 自己心中的人的人不得好死。我将引以为戒,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这就是老子的无为,不言之教。
第3个回答  2014-04-30
联系老子的均为观点,我认为可以作如下理解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为什么呢? 强梁者不得其死, 强硬的违反自然规律,或者说违反从之常情是没有好下场的(强梁者不得其死),这个观点。我以他为教育的根本(教育之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8-29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著作《荀子·劝学》。它的意思大致是:“人们所教导的,我也会教导。那些强权者如果没有得到他们应有的结局,我将以他们作为教训的典范。”
在这句话中,荀子强调了一个观点:强大的人或者势力,如果不遭遇应有的失败或结局,那么他们的行为和作为就成为了一种负面的教材,将成为后人学习和警惕的对象。这句话体现了荀子对于道德、正义和权力的关切,他认为不论地位如何高强,都不能逃避道德和正义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