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区别在什么地方,孔子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或者说是自然

荀子的性恶论和西方的性恶论的区别在哪个地方,
性恶论的逻辑缺陷在于,他为了反对性善论而一直否认人性本具善性,但是又不能解释为什么人会产生善的行为,后来他建立了“先王制礼论”加以说明,但是这个论点本来就是经不起推敲的。
后人效仿先王,努力学习也可以成为圣贤,那么先王也是人,同样是性恶的,他又向谁去学习?荀子认为先王的善也是后天努力的结果,“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问题是,礼乃先王(圣人)所制,先王未成先王时,礼还也没有制定,先王又遵循什么来“积”,最后“致”圣人呢?

1、人性论是哲学界历来争议的焦点。在先秦诸子中,性善论以孟子伪代表,认为人性本善,后天的学习与教育是为了使人保持天赋的善性不丧失。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就连圣人也不例外。而圣人最终成为圣人受到他人的尊敬,是因为他们做出很多努力去改造自己的本性,而有些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放纵自己的本性,服从自己的情欲,胡作非为,因此受人轻视。

2、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话基本上说明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但是顺序不对。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性善是孟子说的,性恶是荀子说的。孔子只是说人性天生是相近的、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熏陶、教习,差距才原来越大。但是,孟子这里认为是天生性善,荀子认为是性恶,只能说各执一词了。
3、孟子说的性善论,指的是人的同情心、怜悯心,也就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将人性的这一点放大,就是孟子所说的性善了。因此,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
荀子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人性应当分成性伪两部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伪是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的。“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所以应当通过后天的积累学习来改变,达到圣人。
4、孟荀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孟子强调教育是为了保持和发扬人的善性。荀子提出性恶论,其主要目的不是批判人性,而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为他推行礼仪教育奠定基础,且教育与学习在人性由恶转向善中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我们要结合荀子思想其他方面理解其性恶论,这样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3
他们太过于执着于一方,以偏概全,其实两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看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11-02
1、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话基本上说明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但是顺序不对。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性善是孟子说的,性恶是孟子说的。孔子只是说人性天生是相近的、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熏陶、教习,差距才原来越大。但是,孟子这里认为是天生性善,荀子认为是性恶,只能说各执一词了。
2、孟子说的性善论,指的是人的同情心、怜悯心,也就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将人性的这一点放大,就是孟子所说的性善了。因此,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
荀子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人性应当分成性伪两部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伪是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的。“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所以应当通过后天的积累学习来改变,达到圣人。
3、西方的性恶论,则是认为人生来就是追逐利益、权利,并为此不择手段的,这个与荀子所说的性恶就不同了,荀子所说的性恶是说如果人的天性、本性不加以约束的话,就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危害。
4、关于人性论,西方是有一个发展历程和体系的,不是单单的性善性恶。例如,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复杂人、文化人等,这里面有一个完整的发展历程,具体参见管理学原理类的书籍。
5、你的这个逻辑也有问题:后人效仿先王,努力学习也可以成为圣贤,那么先王也是人,同样是性恶的,他又向谁去学习?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性善论的条件下,整个世界都是老好人,没有坏人坏事,可能吗?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是因为他们能约束自己,在发现自己的行为为社会带来危害时,能控制住自己。同时,又能立下典范,警戒后人,让后人不再重蹈覆辙。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