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 哈军工 哈工程 国防科大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1、哈工大、哈军工、哈工程、国防科大没什么关系,最多都是国家重点高校。

2、哈工大全称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

3、哈军工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所以又简称哈军工。陈赓大将首任院长兼政委;

4、哈工程全称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哈船舶—哈工程)是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之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深海工程、核动核电)为办学特色,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单位。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5、国防科大全称国防科技大学,简称国防科技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3
哈军工是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一所综合军事院校,现在已经撤消。留下的一部改做哈尔滨船舶学院,后来这个船院又改称哈尔滨工程大学(1995年改的),简称哈工程。哈工大全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属国防科工委直属院校。

哈工大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军工和哈工程其实是一个学校,哈军工就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

哈军工,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建国后由苏联帮助建立的,当时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1960年到1962年,学院进行了分建和改建。学院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现为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工兵工程系迁往西安,后又迁回北京,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原子化学防护系迁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现为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移交给空军气象学校;学校又陆续成立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1966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退出部队序列。

在文革后期,哈军工遭到肢解。197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哈尔滨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原军工其他各机关系部的部分干部教师调整归第六机械工业部(后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基础课部和院机关等部分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现为国防科技大学)。1978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94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2个回答  2017-02-06
1970年"哈军工"分建,以"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空军工程系、导弹工程系、原子工程系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3个回答  2015-08-06
推荐回答有漏洞,也有诋毁的成分……不应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7-12
哈工大 、哈军工 【已经注销】、哈工程 、国防科大同出一源,都来自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所以又简称哈军工。实际上,哈军工分解为十几个院校,基本上都是国内一流名牌大学。
一、哈军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所以又简称哈军工。陈赓大将首任院长兼政委。哈军工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3年4月25日基建破土动工,9月1日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1955 年初具规模,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和预科( 1960 年又增设防化系)。 1959 年中央军委决定将学院培养目标改为研究、设计、制造方面的军事工程师,实施尖端专业集中,常规专业分散的方针。
二、哈军工转业改制
1966年哈军工转业改制,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改建和新建了火箭工程系、计算机系。1969年根据林彪关于战备的“一号命令”,学院内迁,1970年正式分迁。
导弹工程系(1966年改建为火箭工程系)、电子工程系、1966年新建的计算机系以及基础课部和院机关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回军队序列;
空军工程系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迁往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原子工程系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迁往重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关专业,组建重庆工业大学;
原子工程系最终还是留在了哈尔滨与海军工程系组成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划归第六机械工业部,拟迁武汉,后留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哈尔滨工程大学;
风洞实验室改为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的一个研究所,现为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未有“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一称谓。
三、哈军工家族
哈军工先后共建有10个系,先后转业改制如下院校:
原子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
空军系(西北工业大学);
炮兵系(南京理工大学);
装甲兵系(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工程兵系(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
防化兵系(人民解放军防化兵学院);
原子系(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军系(哈工程)、导弹系(哈工程+国防科技大学);
计算机系(国防科大)、电子系(国防科大)。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大为国家211、985重点大学;哈工程、南京理工大学为国家211重点大学;而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兵学院仍然属于军校序列,现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四、永远的传奇

在中国建校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有哈军工取得的荣耀和辉煌,虽然哈军工已经成为历史,这所军校的校门也从来没挂过校牌,但吸引了中国最高层的关注,周恩来总理两次视察,朱德委员长来过,邓小平来过,国防部长彭德怀进校三次,十大元帅有八位来过;虽然这所军校只开办17年,但哈军工神奇的故事却注定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