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东西为什么会抖个不停?

如上

手抖可以说是神经科内最常见的一种不自主运动,常常会有病人或是家属来到门诊问说,我的双手会抖,是不是得到巴金森氏症?甚至有些病人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中风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甚至进一步处理手抖的问题,必须要有一些基础的神经学知识。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医学上所定义的颤抖。颤抖是身体任何部位发生的具有规则、节律性的不自主运动,手抖是其中常见的部位之一,有些病人有的是脚抖,还有头抖的。若是不规则的甩动或是抽动,那就是另外的症状,而不是今天讨论的主题了。
一样是手抖,却因为分类不同而各具不同的意义。以手抖在何种情境下出现,可分为休息性及动作性的颤抖,而动作性的颤抖又可以再细分为姿势性手抖及意向性手抖。

休息性手抖是双手处于休息状态时,通常是放在膝上时,规律性的颤抖,有时脚也会有休息性颤抖,遇到这种抖动要小心了,这有可能是巴金森氏症的症状。若是有这种休息性的颤抖,很有可能会混合姿态不稳、动作迟缓、脸部表情僵硬一起表现,宜迅速就医作正确的诊断及处理。

动作性手抖是在手在做动作时(比如拿筷子、夹菜、写字等)时发生的手抖。这类的抖动又可以再细分为姿势性跟意向性的手抖。最常见的动作性手抖是原发性手抖,通常由一只手开始,逐渐另一只手也会颤抖,而且随着年龄而变严重。约0.3 %到1.7%的人有此种手抖,所以是很常见。其中约一半是遗传的,为自体显性遗传,其发病年龄则在15岁左右,男女罹病率相同。有时连头、颈、脸、下巴及声带也会颤抖。动作性手抖如果不严重,不影响生活或工作时,不用服药。

通常病人来到门诊,表示手抖已经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功能了,但是一问发病多久了,往往都不清楚,若到了这个程度,则服用药物(如乙型阻断剂或某些抗癫痫药物)可以控制病情。有趣的是,有些手抖在喝酒后会暂时减缓或消失。

姿势性手抖其实也属于动作性手抖的一种,只是它是在双手维持某一个姿势(通常是双手向前举)时才发生的手抖。正常人在肌肉疲劳、紧张、焦虑、害怕、兴奋时也会发生此手抖,此时称为生理性手抖,考试的学生一定有这样子的经验,考试的时候一紧张,手就不停的发抖,连笔都拿不好。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中毒、某些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精神科药物、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甚至一些感冒糖浆)也会造成势性手抖,这种情况若针对病因加以治疗是会进步甚至痊愈的。

 意向性手抖是手在指向目标时发生的手抖,最常见的是以手指碰鼻子时,在将碰到鼻子前会颤抖而碰不到,主要见于小脑病变。这类的病人应该会合并一些其他的小脑症状。这种手抖很有特色,只有这种很特别的手抖才比较有可能是中风造成的,否则一般中风鲜少以手抖当作单一的症状。

以上每一种抖动所发生的原因均不同,治疗方式也是迥异,建议如果手抖有一个严重度,或是影响日常生活的机能、影响心情,还是来神经内科门诊来寻求治疗。来就诊时,医师一定会关心以下的几个问题, 可以先在家中观察清楚再跟医师报告。

1.手抖是在什么动作时容易发生?是休息的还是动作性的颤抖?

2.颤抖的范围有影响到头颈部,甚至脚或躯干吗?

3.右手严重还是左手?哪一手先发生?几岁的时候发生?

4.抖动的频率是快还慢?

5.最近有没有特别服用什么药物?有没有甲状腺的疾病史?手外伤?家族遗传史?

到底怎样的手抖才算严重,才要治疗?这是因人而异的。大部份的指标是定在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程度。像学生或是设计师,需要常常拿笔,手抖的控制就极为重要,同样轻微的手抖如果发生在老人身上,也许就不会造成日常生活机能的影响。如果手抖造成了什么影响,一定要在门诊跟医师讨论,不用觉得不好意思说,因为这其实也是医师治疗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在这里林林总总的谈了有关手抖的分类及原因,需要注意的病史。以及自我严重度评估,一个结论要告诉大家,就是--手抖一定是有原因的,不要去忽略它,但也不要因为它而整天紧张兮兮的,越紧张保证越会抖。

大部分的手抖都可以找到原因来治疗,而有些手抖有可能是退化性疾病如巴金森氏症的症状,有些手抖是遗传的,还有很大部分的是药物引起的。要配合医师,一起把病因找出来,让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更顺心,双手可以用得更“顺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1
生理性手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

病理性手抖,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运动性手抖是只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如医生给病人做指鼻试验时,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动就越明显。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强,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的病变。

临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见病有: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脑组织疾病和药物中毒性手抖。

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老人们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恼,因某种疾病使大恼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
在临床上,震颤麻痹症、脑动脉硬化、中脑或小脑平病变、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痴呆等,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手抖。据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蚕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颤。家人可以适当给老人多吃这两种食物。

如果排除病理因素,手抖的另一常见病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

你的问题有点象预期焦虑症。这种问题常常制造了一个使病人感觉到恐惧的情境。比如,你非常担心工作有别人在场时手会发抖,结果别人来到你面前时,你的手真的在抖动了。在预期性焦虑症中,引起心理反应的症状的焦虑会加剧或导致症状的产生。而症状的出现又进一步强化预期性焦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个恶性循环中,你被封闭起来而不能自拔。
第2个回答  2020-09-10
引起手抖原因有很多,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等等
第3个回答  2020-05-26
特发性震颤症状之一,拿轻东西,端酒被,写字出现手抖都是特发性震颤
第4个回答  2020-04-20
动作性手抖是在手在做动作时(比如拿筷子、夹菜、写字等)时发生的手抖。这类的抖动又可以再细分为姿势性跟意向性的手抖。最常见的动作性手抖是原发性手抖,通常由一只手开始,逐渐另一只手也会颤抖,而且随着年龄而变严重。约0.3 %到1.7%的人有此种手抖,所以是很常见。其中约一半是遗传的,为自体显性遗传,其发病年龄则在15岁左右,男女罹病率相同。有时连头、颈、脸、下巴及声带也会颤抖。特发性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