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提高胶水的粘接强度?

如题所述

1.提高表面粗糙度

当胶粘剂良好地浸润被粘材料表面时(接触角θ<90°),表面的粗糙化有利于提高胶粘剂液体对表面的浸润程度,增加胶粘剂与被粘材料的接触点密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粘接强度。

2.表面处理

由于被粘材料存在氧化层(如锈蚀)、镀铬层、磷化层、脱模剂等形成的“弱边界层”,被粘物的表面处理将影响粘接强度,铝及铝合金的表面处理,希望铝表面生成氧化铝结晶,而自然氧化的铝表面是十分不规则的,相当疏松的氧化铝层,不利于粘接。

3.渗透

已粘接的接头,受环境气氛的作用,常常被渗进一些其他低分子。例如,接头在潮湿环境或水下,水分子渗透入胶层;聚合物胶层在有机溶剂中,溶剂分子渗透入聚合物中,低分子的透入首先使胶层变形,然后进入胶层与被粘物界面?使胶层强度降低,从而导致粘接的破坏。

4.迁移

含有增塑剂被粘材料,由于这些小分子物与聚合物大分子的相容性较差,容易从聚合物表层或界面上迁移出来。迁移出的小分子若聚集在界面上就会妨碍胶粘剂与被粘材料的粘接,造成粘接失效?

5.压力

在粘接时,向粘接面施以压力,使胶粘剂更容易充满被粘体表面上的坑洞,甚至流入深孔和毛细管中,减少粘接缺陷,对于粘度较小的胶粘剂,加压时会过度地流淌,造成缺胶。因此,应待粘度较大时再施加压力,也促使被粘体表面上的气体逸出,减少粘接区的气孔。

6.胶层厚度
较厚的胶层易产生气泡,缺陷和早期断裂,因此应使胶层尽可能薄一些,以获得较高的粘接强度。另外,厚胶层在受热后的热膨胀在界面区所造成的热应力也较大,更容易引起接头破坏。

7.负荷应力
在实际的接头上作用的应力是复杂的,包括剪切应力,剥离应力和交变应力。
(1)切应力:由于偏心的张力作用,在粘接端头出现应力集中,除剪切力外,还存在着与界面方向一致的拉伸力和与界面方向垂直的撕裂力,此时,接头在剪切应力作用下,被粘物的厚度越大,接头的强度则越大?
(2)在设计时尽量避免采用会产生剥离应力的接头方式?
(3)交变应力:在接头上胶粘剂因交变应力而逐渐疲劳,在远低于静应力值的条件下破坏,强韧的,弹性的胶粘剂(如某些橡胶态胶粘剂)耐疲性能良好。

8.内应力
(1)收缩应力:当胶粘剂固化时,因挥发;冷却和化学反应而体积发生收缩,引起收缩应力,当收缩力超过粘附力时,表观粘接强度就要显著降,此外,粘接端部或胶粘剂的空隙周围应力分布不均匀,也产生应力集中,增加了裂口出现的可能。有结晶性的胶粘剂在固化时,因结晶而使体积收缩较大,也造成接头的内应力,如在其中加入一定量能结晶或改变结晶大小的橡胶态物质,那么就可以减少内应力。在热固性树脂胶中加增韧剂是一个最好的说明,xinqiaotxh环氧树脂公司的改性环氧树脂A/B胶,可以在把改性前的环氧胶的粘接强度由10-15Mp提高到25Mp。

(2)热应力:在高温下,熔融的树脂冷却固化时,会产生体积收缩,在界面上由于粘接的约束而产生内应力,在分子链间有滑移的可能性时,则产生的内应力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7
根据不同的材料调整胶材的成分,不是千篇一律的。
第2个回答  2013-08-27
需要增加粘合剂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