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的评价

如题所述

但是,在中国文化、社会上的普通观点是,早恋对青少年的前途和发展有害。很重要一种原因是教育制度的极大竞争性和社会的极度功利化。报纸和别的媒体也报导早恋这现象对学生的危险与家长的担心。这种现象也从一定侧面反映出成人社会对于主流话语权的垄断。
其实,在青春期阶段对异性产生爱慕感甚至好感都是比较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但是,这是有分寸的。而把握好分寸、不轻易越界,这对与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青少年还是较高要求,不容易做到。基于很多人认为早恋发生不能避免,而适当的自控及外界对早恋的青少年做出适当的疏导和帮助却是应该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由于早恋的主体生理的不成熟,较之青少年不易产生性冲动,使得早恋行为给人感觉更纯洁更神圣更美好,往往也更值得回忆。这样说来,早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值得提倡,至少不要阻碍她的发生。但是必须是在不对主体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所以对于存在早恋倾向的青少年提出以下忠告:
1、必须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尽量不使早恋行为影响到正常的学业。
3、不能让早恋行为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伤害。
其实人一生当中,最纯真的感情就在这段时期,那时候一起,望蓝天白云,读月亮星星,看树叶从枝头悄悄滑落,看小鸟在空中欢快追逐.......
那时候的浪漫幸福是短暂的。也正因为它短暂,才有后来那铭刻于心的回忆,那甜甜的、幸福的、值得珍惜一辈子的回忆,越是短暂,就越值得珍惜。 一些态度较为开明的家长和素质教育界都会容许青春期恋爱,因为恋爱是青少年的人权和自由,有的教育学家、家长和学生认为早恋有以下益处: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能力。 熟悉与学习恋爱,为将来的恋爱打下基础。 满足青少年渴望接近异性的心理。 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 培养勇气与承受挫折能力。 拥有情感上的寄托,使精神不感到空虚。 培养审美的能力。 提高情商。 培养对他人,尤其是对异性的鉴别能力。 提高自信心。 较成年人的恋爱而言,青春期恋爱显得更为纯洁,较少涉及性和利益。 青春期恋爱为许多文化产物提供了了灵感,如一些言情小说、动漫与恋爱题材电子游戏 。 青春期恋爱难以得到中国应试教育界和思想较为传统的家长们的认可,还被称作是“早恋”,但事实上,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青春期心理表现。下面是一些应试教育者归纳出的一些危害:
影响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使得青少年无法成为应试教育标准下的“人才”。 给予青少年更多的自由与空间,使青少年变得难以管理,有违应试教育的初衷。 青春期恋爱与过早发生性行为相关,过早发生性行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保守思想不允许男女谈恋爱,青春期恋爱行为更是违背了这种思想。
这些青春期恋爱的反对者还给出了下列避免青春期恋爱的方法:
要克服阻碍学习成绩的不良因素,端正好好学习的思想态度; 自觉的约束自己,减少异性对自己的刺激或诱惑; 在师长的指导下,加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西方社会,十几岁的孩子谈恋爱,亲吻、拥抱,被视为比较正常的关系。虽然西方人对未成年人恋爱的看法不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差别),但西方社会比较开放,异性朋友间拥抱是完全可接受的。
只要未有发生婚前性行为或导致少女怀孕,即使是在较保守的信奉宗教的家庭也不会过多限制十六岁以上的高中生谈恋爱的。虽有宗教界人士针对未婚性行为提出异议,但提倡的仅是婚前守贞运动,并非禁止青少年恋爱。
事实上在西方,“早恋”一词根本不存在。而在中华文化圈中的日韩台越等国家地区乃至整个东亚,也没有中国内地这般持有对青少年恋爱如此敌视的态度。而绝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学校限制学生恋爱视为非常不可理解之事。虽然大多数西方人在青春期时期并没有谈过恋爱(原因之一包括青春期恋爱的肤浅性),就算恋爱了也大都难以持久,但总的来说西方人对青春期恋爱持宽容态度。
在中国旧社会,大都是父母包办婚姻,虽然有大量的小女婿、少夫妻,也只能称为早婚、早育。至于恋爱,则是不论何种年纪,都是不被允许的,而不是只有18岁以下的早恋被认为是不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3
其实很正常,人都懂感情,不懂感情的人都不是人,中学生十五六十七八的年纪这些都懂了,没什么不正常的,但是由于中国毕竟发展中国家竞争压力大,导致学业上非常紧张,恋爱结婚也需要物质基础,在这种高压的生活环境下,也是迫于无奈,也是受着这种压力,就会产生这种偏激思想——早恋害人!但事实上这二者并不冲突,就好比敬业的人不一定都没结婚或也不一定都没朋友,这也一样,只是一种感情本质上不会影响学业,但是毕竟年少还是无知这些事情处理不好会发生耽误学业这种事情,毕竟人生来就是无知的,人都是后来学会的,这也一样,这方面为什么不能是家长来教教呢?而是反对呢?早恋本身没错,没有理由禁止,所以就要往正确方向去引导,让孩子从小懂得这个包括对于恋爱的责任感之类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这种社会压力所迫已经让人失去了冷静和理智使人很多事情上只能看到阴暗的一面却看不到好的一面,就会产生这种“排斥早恋”的社会现象。话说回来,等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吃穿不愁的时候,谁还会限制你几岁恋爱?
所以,家长和孩子都要知道,人有感情没错,别人无权干涉,但要处理好,要学会正确看待,误入歧途也不是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