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的观后感,求求了.......亲~

没有的话,提供思路和主要内容(经过加工)

《少年犯》观后感

周六晚,与孩子一起看了电影《少年犯》
,令我受到很大的感触,也受到
很大的启发。

《少年犯》
主要讲述少年犯们在监狱中的思想转变过程,
所遇到的艰难、
挫折以及管教人员的用心良苦。令我感触较大的一幕是少管所的“家长接见
日”那天,方刚和肖佛左等右等,也等不到家长的到来。与此同时方刚目睹
其他家长们对他们关爱的场景,而自己像个被遗弃的孩子,等不到家人的到
来,得不到家人的安慰,更得不到家人的疼爱,心如死海,痛苦地吞下了折
叠剪刀,幸好被肖佛及时发现报告领导送医院进行抢救,终于将他从死神手
中夺回来,但救活后的方刚心里仍像死海一样,被记者谢结心同志和冯队长
看在眼里。经过几次亲自到访,把孩子的心理剖析给他们听,终于说服其父
母亲到医院探访自己的孩子,方刚见到家人的到来,心里很安慰,终于找回
失去多年的父爱、母爱,令他下定决心,重新好好做人。

从此幕,我认为方刚的父亲在发现儿子有过错时,应该要泠静去查找原
因,
不能一味以责怪的方式去教导儿子,
因为孩子有时不能分辨过错的原因,
令他们惊恐中,可能导致一错再错。同时孩子们刚开始犯错时,心里也不好
受,如果当时父母能够与孩子坐下来慢慢交谈,不要一开始就大骂孩子,甚
至赶他出家门,这样叫做为孩子负责任吗?何况您是个为人之师?

其实,天下没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亲,只是他们的教导方式不同,沟通
方式不同,但我相信只要围绕一切为孩子的出发,令他们快乐、健康成长,
你的孩子必然不会令你失望的。

- 2 -
我本人在教育孩子时也曾经犯过方刚父亲的错。记的孩子一有些小差错
时,我也会立即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她,经过今次的启示,现在我也会反醒自
己,同时提醒自己教育孩子是家长们的责任,要对得住孩子,
要对社会负责,
要把孩子当作朋友对待,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现在我尽量抽空与孩子一起
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增加与孩子一起玩的时间,让她在玩中得到快乐,得
到家的温暖。而且也支持她多找同学玩,也十分欢迎她的同学来我家玩。其
实孩子在玩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当看到记者谢洁心因一味扑于工作,把孩子留给缺乏教育经验、年高的
奶奶看待,儿子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顶不住诱惑,最终也上了警车后,心
中也很难受,让我们家长敲响警钟,告诫我们不要过于去争钱,把孩子抛开
不管,任由他们发挥,由于孩子年纪小,没有真正踏入社会,不知道社会的
复杂性,同时孩子的自控能力弱,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而犯错。

希望身为人父母的我们,多一份心,多一份爱,好好与孩子一起共同进
步,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1.今天,我们全体师生观看了《少年犯》这部电影,这是很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它主要讲述了少年犯在少管所内的一些生活场景,以及工作人员和报社记者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这些少年犯大多是因为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也有的是过度溺爱,而承受不了打击,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然而社会没有抛弃他们,而是千方百计的教育他们。鼓励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在家长接待日那天,整个接待室里到处是一片哭声,让观看的人禁不住泪如雨下。而方刚因为家长没来而产生了轻生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但要教育他们,更要关心他们,但不能溺爱,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不闻不问。大错误是由小错误积累而成的。当他们犯错误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责骂和批评,而是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和拥抱他们,让他们意识到错误,从而改过自新。方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还有一名少年在出少管所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这些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要相信“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
  与他们相比我们就是幸运的宠儿,父母给了我们无限的关爱,老师把我们带进知识的海洋,生活得比小鸟还要快乐,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同时我真心希望那些犯了错误的孩子们能够改过自新,健康快乐的成长,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2.昨晚我看了七、八十年代的一部优秀电影——《少年犯》。看后,可以说是情愫种种,感慨颇多,更被剧中感人的情节催下了含着各种滋味的泪水……

  《少年犯》主要写了少年犯们在狱中思想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挫折,以及写了管教人员的良苦用心,也侧面抨击了当时人们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欠缺,更是对当时个别不负责任的父母丑行的控诉。从而,给搞教育的、给少管所、给家庭,也更给社会提出了很多值得人深思的问题,为教育少年儿童成才而不是走歪路,敲响了警钟!
  电影开篇镜头是一台警车,拉着新进少年犯来到上海市少年管教所。车中的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往车窗外看,看到人群中有他的妹妹和母亲在追逐他的车。电影以推拉的镜头,从中焦远景跟着母亲和妹妹走,妹妹从人行道跑到车道,从车道跑到人群中,接着拌倒了,举着伞过往的人们淹没了他的妹妹和妈妈,这个车中的孩子懊悔地低下了头。远去的只有“嘟嘟”的警笛声,天空仍然下着蒙蒙的细雨。电影结尾也用了这一镜头,是著名女记者丁洁心回家看自己的孩子时,自己的孩子也在警车中望着她,这回没有从车窗内写亲人的情形,而是从母亲的视角看孩子、看警车。整个电影的首尾呼应,处理得非常妙,两次对警车的镜头的描写,如同敲响了两次警钟。使人被牵入了无限的思考中。
  通过电影教育孩子的细节镜头有很多。像一中队队长在评价做出玩具的孩子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同样是一双手!”是啊,同样是一双手,为什么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去劳动、去赚钱生活呢?难道只有下道才能活吗?我看下道去偷、去抢反而活得更累、反而活得更提心吊胆吧?可见这句话对孩子们是应该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让人深思。
  电影中还交代了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如果跟社会的小混混在一起,就容易被拉下水。像丁洁心的儿子就是这样。父亲在国外上班,母亲是记者天天不在家,很忙。只有个年迈的奶奶还都顺着他。试想,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和无人管有什么分别呢?孩子能不学坏吗?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闲散惯了,最终自然受社会负面人物的拉拢而走向了犯罪。这一事件的交待,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们要远离坏人,控制自己的任性、娇惯;也同时对父母们提个醒:管教孩子不要离得太远,更不要离得太久。孩子是需要安慰的,是需要父爱和母爱的。自我发展很容易成长为歪脖柳。从这一点看,孩子犯了罪,其实父母也就等于犯了罪。
  对于监狱的说教,通过王刚吞剪刀一事,深刻地指出了管教过程中的漏洞和不周全的地方,对当时的监狱可以说是一种警示,也积累了经验。孩子的教育,包括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教育,是需要家庭的原谅和社会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的让一个人从深渊走向光明。如果想让一个人重见天日,我们每个家属,每一个社会的人都应该谅解他、鼓励他和支持他去做好人。
  整部电影除了出狱后考上大学的那位孩子,其余的全是由在押犯人和管教、所长们拍的。孩子超凡的演技,自编的歌、曲、舞,非常精彩、非常感人,透射出了青春的美丽、展示出了他们的才华。难道他们真的就是犯罪的人吗?他们那种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勇气,在那青春萌动的年龄,通过一曲《少年犯》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这首歌是考上大学的少年犯写的。而在少年犯对家长的汇报演出精彩中对社会也发出了一个信号,就是:孩子们是无罪的,只是因为年轻,只是因为缺乏法制教育,只是因为很多家庭对孩子的一种抛弃态度和不负责任,只是我们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缺乏对一些性格倔犟、一些心理有压力、胆小的孩子们的一些关心。也许每天我们成年人对孩子多关心10分钟,就会造就一个有用的人才。也许因为我们把这十分钟用在打麻将、上饭店、参加红白喜事上,而让一个孩子走向犯错、“犯罪”,甚至走向人生的失败。就算孩子已经失败了,就算孩子已经令人伤心了,难道看着他们可爱的面庞,看着他们多姿的身影,就忍心放弃吗?不!我相信,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家长们、老师们,都不会这样做。我也更坚信,能认真看这部电影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已经逐渐堕落的孩子们能从中得到警示。
  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我们青少年中那些已经在逐渐走向低谷的孩子能从内心世界有个新的认识,能“重新做人”,那么就如同《少年犯》主题曲中唱的一样,是被扶上了骏马。也就意味着你要进步了,要被人们关心和喜爱了。

  电影在当时轰动一时,并不是因为电影手段多么高明,更不是什么鼓吹。在我看来,能通过一部电影提出让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让人深思,让人受感触,并促使人们要改善这一问题。这才是这部电影的最成功之处。
  尤其电影对后代,对人,对人类文明的一点提醒,更是值得推广观赏,这是一部广大中小学生所应该观赏的好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