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算术运算?什么是关系运算?什么是逻辑运算?

如题所述

算术运算:

算术运算简称运算。指按照规定的法则和顺序对式题或算式进行运算,并求出结果的过程。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等几种运算形式。

其中加减为一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在一道算式中,如果有几级运算存在,则应先进行高级运算,再进行低一级的运算。如:3+22×4=3+4×4=3+16=19;

如果只存在同级运算;则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如果算式中有括号,则应先算括号里边,再按上述规则进行计算。如:(3+2)2×4=52×4=100。

运算和计算略有区别,计算是指把横式中的数按运算符号和规定的顺序求得结果,可以按运算法则,也可以按口算或其他简便的方式直接求得结果。而运算则是指求得结果的过程。

关系运算:

关系的基本运算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等),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外连接等),有些查询需要几个基本运算的组合,要经过若干步骤才能完成。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又称布尔运算。布尔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问题,成功地建立了逻辑演算。他用等式表示判断,把推理看作等式的变换。这种变换的有效性不依赖人们对符号的解释,只依赖于符号的组合规律 。这一逻辑理论人们常称它为布尔代数。

20世纪30年代,逻辑代数在电路系统上获得应用,随后,由于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出现各种复杂的大系统,它们的变换规律也遵守布尔所揭示的规律。

逻辑运算 (logical operators) 通常用来测试真假值。最常见到的逻辑运算就是循环的处理,用来判断是否该离开循环或继续执行循环内的指令。

扩展资料:

逻辑运算的产生:

布尔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问题,成功地建立了逻辑演算。他用等式表示判断,把推理看作等式的变换。这种变换的有效性不依赖人们对符号的解释,只依赖于符号的组合规律 。这一逻辑理论人们常称它为布尔代数。20世纪30年代,逻辑代数在电路系统上获得应用,随后,由于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出现各种复杂的大系统,它们的变换规律也遵守布尔所揭示的规律。

关系运算:

联接是将两个关系模式通过公共的属性名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联接条件的元组。运算过程是通过联接条件来控制的,联接条件中将出现两个关系中的公共属性名,或者具有相同语义、可比的属性。联接是对关系的结合。在FOXPRO中有单独一条命令JOIN实现两个关系的联接运算。

算数运算: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在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求两个数乘积的运算。其中:

(1)一个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小数,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3)一个数乘分数,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 

乘方(Powers of Numbers):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中,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的n次方。看作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

的n次幂。二次方也叫平方,三次方也叫立方。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一般来说,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为零。在式子中,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的正的平方根,也叫做的算术平方根;零的平方根也叫做零的算术平方根,因此零的算术平方根仍旧为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逻辑运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算数运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系运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7

算术运算即“四则运算”,是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的统称。它通常是对实数或复数进行的。属于某个数集的两个数,经过算术运算,可以确定出这个数集的第三个数。在计算机中,算术运算还包括求绝对值、“求反”以及逻辑运算“比较”等运算。

关系运算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等),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外连接等),有些查询需要几个基本运算的组合,要经过若干步骤才能完成。

逻辑运算又称布尔运算。布尔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问题,成功地建立了逻辑演算。他用等式表示判断,把推理看作等式的变换。这种变换的有效性不依赖人们对符号的解释,只依赖于符号的组合规律 。这一逻辑理论人们常称它为布尔代数。

20世纪30年代,逻辑代数在电路系统上获得应用,随后,由于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出现各种复杂的大系统,它们的变换规律也遵守布尔所揭示的规律。逻辑运算 (logical operators) 通常用来测试真假值。最常见到的逻辑运算就是循环的处理,用来判断是否该离开循环或继续执行循环内的指令。

扩展资料:

算术运算简称运算。指按照规定的法则和顺序对式题或算式进行运算,并求出结果的过程。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等几种运算形式。其中加减为一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在一道算式中,如果有几级运算存在,则应先进行高级运算,再进行低一级的运算。如:3+22×4=3+4×4=3+16=19;

如果只存在同级运算;则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如果算式中有括号,则应先算括号里边,再按上述规则进行计算。如:(3+2)2×4=52×4=100。运算和计算略有区别,计算是指把横式中的数按运算符号和规定的顺序求得结果,可以按运算法则,也可以按口算或其他简便的方式直接求得结果。而运算则是指求得结果的过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算术运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04

如下:

1、算术运算就是运用算术运算符号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开方等数学运算,区别于几何运算。它通常是对实数或复数进行的。属于某个数集的两个数,经过算术运算,可以确定出这个数集的第三个数。在计算机中,算术运算还包括求绝对值、“求反”以及逻辑运算“比较”等运算。

2、关系运算是用关系运算符对两个对象进行比较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运算,关系基本运算上分为两类,即一类是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等),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外连接等)。

3、逻辑运算又称布尔运算,是数字符号化的逻辑推演法,包括联合、相交、相减。在图形处理操作中引用了这种逻辑运算方法以使简单的基本图形组合产生新的形体,并由二维逻辑运算发展到三维图形的逻辑运算。

扩展资料:

传统的集合运算

1、并(UNION):设有两个关系R和S,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R和S的并是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记为T=R∪S。

2、差(DIFFERENCE):R和S的差是由属于R但不属于关系运算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记为T=R-S。

3、交(INTERSECTION):R和S的交是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记为T=R∩S。 R∩S=R-(R-S)。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2-04

1、算术运算

算术运算 ,就是四则运算,与数学中的算术运算含义相同。如1 + 2 = 3 ,即为算术运算。

2、关系运算

关系的基本运算有两类:

一类是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等),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外连接等),有些查询需要几个基本运算的组合,要经过若干步骤才能完成。

如,集合A为{1,2,3 },集合B为{ 1,2,3,4,5},那么A∩B为{1,2,3},“∩”这就是一种关系运算。 

而 >、< 、= 等,在计算机应用中,也算是关系运算。

3、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又称布尔运算。常用0、1或者true、false来表示两者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逻辑代数在电路系统上获得应用,随后,由于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出现各种复杂的大系统,它们的变换规律也遵守布尔所揭示的规律。

逻辑运算 (logical operators) 通常用来测试真假值。最常见到的逻辑运算就是循环的处理,用来判断是否该离开循环或继续执行循环内的指令。

如1 > 2,显然这个式子是不成立的,因而其结果为false,这就算是逻辑运算。



扩展资料:

三种运算在计算机应用中的运算符:

1、算术运算

包括加 ( + )、减( - )、乘( * )、除( / )、求余( 或称模运算,% )、自增( ++ )、自减( -- )等。

2、关系运算

包括大于( > )、小于( < )、等于( ==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和不等于( != )六种。

3、逻辑运算

包括与( && )、或( || )、非( ! )等。常见用于返回0、1或者true、false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算术运算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系运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逻辑运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1-20

1、算术运算就是运用算术运算符号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开方等数学运算,区别于几何运算。

2、关系运算是用关系运算符对两个对象进行比较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运算,关系基本运算上分为两类,即一类是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等),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外连接等)。

3、逻辑运算是数字符号化的逻辑推演法,包括联合、相交、相减。在图形处理操作中引用了这种逻辑运算方法以使简单的基本图形组合产生新的形体,并由二维逻辑运算发展到三维图形的逻辑运算。

由于布尔在符号逻辑运算中的特殊贡献,很多计算机语言中将逻辑运算称为布尔运算,将其结果称为布尔值。

扩展资料:

1、算术运算符 含义(示例)

+(加号) 加法运算 (3+3)

–(减号) 减法运算 (3–1) 负 (–1)

*(星号) 乘法运算 (3*3)

/(正斜线) 除法运算 (3/3)

%(百分号) 求余运算10%3=1 (10/3=3·······1)

^(乘方) 乘幂运算 (3^2)

! (阶乘) 连续乘法 (3!=3*2*1=6)

|X| x为任何数 (绝对值) 求正 (|1|)

2、关系算符有6种关系,分别为小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

3、逻辑运算符

基本的操作符有:“非”(&not;)、“与”(∧)、“或”(∨)、“条件”(→)以及“双条件”(↔)。“非”是一个一元操作符,它只操作一项(&not; P)。剩下的是二元操作符,操作两项来组成复杂语句(P ∧ Q, P ∨ Q, P → Q, P ↔ Q)。 [1] 

注意,符号“与”(∧)和交集(∩),“或”(∨)和并集(∪)的相似性。这不是巧合:交集的定义使用“与”,并集的定义是用“或”。 

参考资料:

算术运算符—百度百科

关系运算—百度百科

逻辑运算—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