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触电种类有哪三种

如题所述

(1)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以及在高压系统中,人体距离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造成电弧放电时,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其触电的危险性最大。

(3)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在以接地点为圆心,半径20米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人站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4)接触电压触电。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漏电,当人触及漏电设备时,电流通过人体和大地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这称为接触电压触电。

(5)感应电压触电。当人触及带有感应电压的设备和线路时所造成的触电事故称感应电压触电。

(6)剩余电荷触电。当人接触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电荷对人体放电造成的事故称为剩余电荷触电。设备带有剩余电荷,通常是由于检修人员在检修前、后没有对停电后的设备充分放电造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9
人体的触电种类触电的方式很多,可以归纳为三类。1、 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触电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两种1) 单相触电是指体接触三相电网中带电体中的某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的触电方式。电力网可分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由于这两种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不同,发生单相触电时,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及大小就不一样,触电危险性也不同。a、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当人体触及某一相导体时,相电压作用于人体,电流经过人体、大系统中性点接地装置、中性线,形成闭合回路。由于中性点接地装置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小得多,则相电压几乎全部加在人体上,足以使人致命。b、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由于导线与地之间存在对地电抗(由线路的绝缘电阻R和对地电容C组成),则当人体触及某一相导体时,电流以人体、大地、另两相导线对地电抗构成回路,通过人体的电流与对地电抗数值有关。在低压系统中对地电容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主要决定于线路的绝缘电阻R。正常情况下,R相当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致于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但当线路绝缘下降,R减小时单相触电对人体危害仍然存在。在高压系统中,线路对地电容较大,则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较大,将危及生命。2)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两相导体时,电流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入另一相,构成闭合回路的触电方式。此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无关,其大小只决定于人体电阻和接触的两相导体的接触电阻之和。因此它比单相触电的危险性更大。2、 间接触电间接触电是由于电报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接地故障,设备金属外壳及接地点周围出现对地电压引起的,包括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两种。1) 跨步电压触电。人在有电位分布的故障区域内行走,其两脚之间呈现出电位差,此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称跨步电压触电。《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发后高压设备、导线接地故障时,室内不得接近接地故障4m以内(因室,内狭窄,地面较为干燥,离开4m之外一般不会遭到跨步电压的伤害),室外不得接近接地故障8m以内。如果要进入互范围内工作,为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人员应穿绝缘鞋。2) 接触电压触电。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由于绝缘损坏、设备漏电,使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接触电压是指人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加于人手与脚之间的电位差(脚距漏电设备0.8m,手触及设备处距地面垂直距离1.8m),由接触电压引起的触电叫接触电压触电。若设备的外壳不接地,在此接触电压下的触目惊心电情况与单相情况相同;若设备外壳接地,则接触电压为设备外壳对地电位与人站立点的对地电位之差。3、 与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的触电前述几类触电事故,都是人体与带电体直接(间接)接触是发生的。实际上,当人体与带电体(特别是高压带电体)的空气间隙小于一定的距离时,虽然人体没有接触带电体,也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是因为空气间隙的绝缘强度是有限度的,当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足够近时,人体与带电体间的电场强度将大于空气的击穿场强,空气被击穿,带电体对人体放电,并在人体与带电体间产生电弧,此时人体将受到电弧灼伤及电击的双重伤害。这种与带电体距离小于安全距离的弧光放电触电事故多发生高压系统中。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的最小安全距离,工作人员距带电体的距离不允许挑战于此距离值。
第2个回答  2013-03-28
人体的触电种类触电的方式很多,可以归纳为三类。1、 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触电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两种1) 单相触电是指体接触三相电网中带电体中的某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的触电方式。电力网可分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由于这两种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不同,发生单相触电时,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及大小就不一样,触电危险性也不同。a、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当人体触及某一相导体时,相电压作用于人体,电流经过人体、大系统中性点接地装置、中性线,形成闭合回路。由于中性点接地装置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小得多,则相电压几乎全部加在人体上,足以使人致命。b、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由于导线与地之间存在对地电抗(由线路的绝缘电阻R和对地电容C组成),则当人体触及某一相导体时,电流以人体、大地、另两相导线对地电抗构成回路,通过人体的电流与对地电抗数值有关。在低压系统中对地电容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主要决定于线路的绝缘电阻R。正常情况下,R相当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致于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但当线路绝缘下降,R减小时单相触电对人体危害仍然存在。在高压系统中,线路对地电容较大,则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较大,将危及生命。2)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两相导体时,电流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入另一相,构成闭合回路的触电方式。此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无关,其大小只决定于人体电阻和接触的两相导体的接触电阻之和。因此它比单相触电的危险性更大。2、 间接触电间接触电是由于电报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接地故障,设备金属外壳及接地点周围出现对地电压引起的,包括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两种。1) 跨步电压触电。人在有电位分布的故障区域内行走,其两脚之间呈现出电位差,此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称跨步电压触电。《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发后高压设备、导线接地故障时,室内不得接近接地故障4m以内(因室,内狭窄,地面较为干燥,离开4m之外一般不会遭到跨步电压的伤害),室外不得接近接地故障8m以内。如果要进入互范围内工作,为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人员应穿绝缘鞋。2) 接触电压触电。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由于绝缘损坏、设备漏电,使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接触电压是指人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加于人手与脚之间的电位差(脚距漏电设备0.8m,手触及设备处距地面垂直距离1.8m),由接触电压引起的触电叫接触电压触电。若设备的外壳不接地,在此接触电压下的触目惊心电情况与单相情况相同;若设备外壳接地,则接触电压为设备外壳对地电位与人站立点的对地电位之差。3、 与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的触电前述几类触电事故,都是人体与带电体直接(间接)接触是发生的。实际上,当人体与带电体(特别是高压带电体)的空气间隙小于一定的距离时,虽然人体没有接触带电体,也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是因为空气间隙的绝缘强度是有限度的,当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足够近时,人体与带电体间的电场强度将大于空气的击穿场强,空气被击穿,带电体对人体放电,并在人体与带电体间产生电弧,此时人体将受到电弧灼伤及电击的双重伤害。这种与带电体距离小于安全距离的弧光放电触电事故多发生高压系统中。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的最小安全距离,工作人员距带电体的距离不允许挑战于此距离值。
第3个回答  2013-03-29
三种:
1.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 另一只手接触零线 这样 人体 导线和电网的供电设备就构成了闭合电路 电流流过人体 发生触电事故
2.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 另一只手没有接触零线 但由于站在大地上 导线 人体大地和电网的供电设备构成闭合电路 发生触电事故
3.雷击
第4个回答  2016-08-22
1 单相触电 2 两相触电 3 跨步电压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