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池污泥变成黑色的原因??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A/O厌氧好氧工艺。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这是个县城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2万吨/天,实际处理量是2.4万吨/天,进水COD大概200mg/L,进水氨氮大概20mg/L,原本运行很正常,出水水质也很好。后来1月份停了停产一个月,停产期间每天进水大概3千吨左右,停产期间维护的还可以。2月份恢复生产后,污泥颜色还是正常的,成咖啡的黄色,只是沉淀后出水水质比较浑,到2月底的时候略有改善。但是2月底因为要检查池底管道,把生化池放空检查,放空的污水又回流到了其他生化池,共4个生化池,每个池子大概放空4千m³水,均依次进行过放空检查,这样形成了大量的污泥回流,现在好氧池内的污泥曝气时呈现的颜色是黑色了,像臭水沟的黑泥巴了,这是不是因为放空回流的污泥量太大的原因???最关键的我想知道的是怎么改善这种状况??大概需要多久才能调整好??? 跪求各位达人支招啊!
湖北的一个小县城,曝气跟以前一样,错开用电高峰,深夜曝气1个半小时,白天40分钟至1个小时,平均曝1个小时左右。在线溶解氧显示0.2mg/L,不知道是不是仪器不准,不过4个池子都是零点几的溶解氧,曝气很长时间还是只有这么高,风机频率也是最大了。污泥龄嘛,不是特别清楚,基本上每天都在用脱泥机脱泥。
污泥浓度现在达到1万了,沉降比25%左右。 是这样的,工艺其实是CASS工艺,有滗水器的那种,生化池曝气一下然后沉淀一下,直接排放了,具体就是 进水--曝气--沉淀--排放,4个步骤一个循环,每个步骤一个小时,也就是说大概4个小时曝气一个小时。工业废水几乎没有。

1、由溶解氧过低引起的曝气池污泥发黑;
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增加曝气池的供氧量,使溶解氧的质量浓度大于2mg/L短时间内可以达到4~5mg/L只要提高曝气池混合液的溶解氧含量,几个小时的时间,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2、由进水水质引起的曝气池污泥发黑。
例如,当进水中含有大量Fe2+时,同时,当曝气池溶解氧不足时,有机物厌氧分解释会放出H2S,H2S与Fe2+作用生成FeS,而FeS的颜色为黑褐色,因而会使整个曝气池污泥变黑。相应的解决办法为:通过水质检测确定引起污泥发黑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同时,可以通过增大曝气量以及加大回流比来改善曝气池污泥发黑的状况。
3、当进水中含有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会使微生物死亡,也会造成曝气池污泥发黑;
相应的解决办法为:首先检查进水水质,如果进水当中含有对微生物有剧毒作用的有毒物质,必须从前端控制好,其次,可以通过增大曝气量以及加大回流来提高曝气池的抗负荷能力,进而改善污泥发黑的状况,对于已经有大量含毒性的废液进入到系统中的情况而造成系统崩溃的情况,应对系统的污泥进行更换。
4、污泥在曝气池中停留时间过长也会因为污泥老化而发生曝气池污泥发黑的情况。
相应的解决办法为:适当降低曝气量,同时,注意污泥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及时排泥。此外,进水负荷突然增大,也会造成曝气池污泥发黑的,这种情况的应对措施比较容易,只要减小进水量就可以明显地改善曝气池污泥发黑状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14
曝气严重不足的表现。可能是平时沉淀池负荷大、剩余污泥排放不足埋下的祸根哈。

你说“湖北的一个小县城,曝气跟以前一样,错开用电高峰,深夜曝气1个半小时,白天40分钟至1个小时,平均曝1个小时左右。在线溶解氧显示0.2mg/L,”,曝气量不足啊,时间太少,曝气运行控制的方法也存在问题!不能单为省钱而省钱。

排泥、曝气等运行管理调整一下,步骤时间可以灵活掌控的。纯生活污水恢复很快的,两个星期应该可以了。
第2个回答  2013-03-15
估计是曝气量的问题,检查下风机是否有故障,或者气管是否有堵塞,溶解氧有点低,剩余污泥多了,调整下运行时间,3个小时曝气一小时,试试
第3个回答  2013-03-12
供氧量不足,造成菌种死亡,回流时间安排不合理,排泥缺乏规律性,及排泥量不够。重新培菌的周期至少要25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3-13
供氧量不足,造成菌种死亡,回流时间安排不合理,排泥缺乏规律性,及排泥量不够。重新培菌的周期至少要25天。 另外看看是不是压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