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见孔子原文及翻译注释

如题所述

子路见孔子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不说,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观之,何学之有?孔子曰:不然。若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愿受教。

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孔子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我只是说凭借你的才能,再加上学问,别人怎么能比得上你呢?子路不高兴了,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用加工自己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的皮。

这样看来,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呢?孔子说:不是的。如果削出箭尾再在上面安上羽毛,装上箭头再磨得锋利,箭刺入得不就更深了吗?子路对孔子拜了两次说:愿意接受教导。

注释:

子路:孔子的学生。徒:只是。以:凭。及:比得上。说:同悦。揉:用人力使竹木之类变形。括:箭的尾部。此指削出箭尾.镞:箭头。砺:磨。再拜:拜了两次。

子路见孔子这个故事理解和感悟: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子路在故事中表现出对学习的渴望和热情,他不断地向孔子请教问题,想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孔子则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给子路提出建议和指导。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有智慧和有能力,也能够让我们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2、做人要有礼貌和尊重。子路在见到孔子时,首先向孔子行了礼,表达了对孔子的尊重和敬意。孔子也同样以礼相待,耐心地回答子路的问题。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做人要有礼貌和尊重,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3、做事情要有耐心和坚持。子路在请教孔子问题时,孔子并没有一下子就给出答案,而是让子路思考问题并不断地学习。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做事情要有耐心和坚持,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才能够取得成功。

4、做人要诚实守信。孔子在回答子路的问题时,没有为了炫耀自己的学问而故意说出一些难以理解的话或者用一些华丽的词藻来装饰自己的言语。相反地,他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回答子路的问题,并且非常注重语言的清晰和明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做人要诚实守信,这是建立信任和友谊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