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施工中桩基的入岩深度的规范要求? 最好可以给本规范参考下,谢谢!

如题所述

《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要求的不小于0.5m 的嵌岩深度。一般性孔入岩3~5倍桩径。

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 (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

2、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3、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时,可适当减少;

4、对嵌岩桩,应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

5、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扩展资料

成孔注意事项

(1)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成孔直径及入岩情况,本工程高层房屋的桩基成孔采用冲机冲进成孔,开孔时,应低锤密击;

(2)在冲进时,根据各地层的地质情况,适当选择泥浆的稠度,在开始冲进时,由于表层回填土较易形成泥浆,可加入清水冲进,待至一定的深度后,可进行泥浆循环冲进;

(3)在冲进过程中,注意地层的变化,对不同的土层, 在冲进时,要适当调整泥浆的浓度,以利形成有效的护壁,防止出现塌孔。根据超前钻的勘察报告中看出,地质土层由砂层为主,在冲孔过程中冲锤的震动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砂层松动塌落下来,桩会变为大肚桩,使得实际混凝土用量增大。

为防止这情况出现,设计给出建议在施工过程中桩身每冲进2米左右时添加相应体积的黄泥来增加泥浆的粘稠度,保证泥浆比重保持在一个高值,泥浆护壁的厚度,控制好桩身的尺寸。

(4)保证成孔的垂直度,要注意现察桩机的机座是否平稳,钢丝绳是否与孔中心重合。如果出现偏孔,应回填块石进行修孔,在确保成孔垂直后方可继续冲进;

(5)进入基岩后,应低锤冲击或间断冲击,如发现偏孔应回填片石至偏孔上方300mm~500mm处,然后重新冲孔;

(6)遇到孤石时,采用高低冲程交替冲击,将大孤石击碎或击入孔壁;

(7)每冲进5m深度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应进行验孔;

(8)进入基岩后,非桩端持力层每钻进300~500mm,桩端持力层每钻进100~300mm取样一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桩基础工程方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2

《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要求的不小于0.5m 的嵌岩深度。一般性孔入岩3~5倍桩径。

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 (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

2、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3、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时,可适当减少;

4、对嵌岩桩,应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

5、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扩展资料:

入岩及终孔判别方法及要求如下:

1、桩基成孔后,如实际岩样、深度与地勘资料相差不大,驻地办监理现场验孔后,按设计桩长进行施工。

2、桩基开始钻进后,要实时记录地质情况,在岩性(包括风化程度)变化时必须分层留样,并与设计地质资料进行对比。

岩样鉴别的方法是:泥浆返上地面的岩样是各地质层的显示,可将岩样与地质勘探孔岩芯或照片进行对比。通过对照钻探资料对岩土成分的描述,观察渣色、形状、质感、矿物成分、数量、强度(手掰)等鉴别。

3、钻进速度及钻进阻力。钻机在不同土层中钻进,由于岩土结构、矿物成分、力学参数等条件不同,岩层钻进速度及阻力等出现差异。在一个桩位钻进中,观察钻速、阻力的变化可以大致确定岩土层变化,结合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就可以大致确定岩土层分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桩基础工程方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7
首先察看地堪报告,知道每桩在多少米进入某岩层。入岩的深度按设计给定确定,往往设计会给出在进入某层岩多少米为持力层,根据桩基础规范:相邻要桩的深度要根据较深桩确定,并且两桩底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两桩底之间的高差。一般的建筑设计图上的设计总说明因该有的,如没有这条,可以询问下设计院设计人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10
JGJ9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