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计提、摊销、待摊?(会计)

如题所述

  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摊销(Amortization)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经常修理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等。企业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已经支付但不能作为当期费用的支出,流动资产项目之一。根据我国会计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摊费用。待摊费用的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也是配比原则的要求。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09
1、预提费用是指企业预先计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计提期限不超过一年。从定义可以看 出,这种费用一是按计划事先计提作为各受益期的费用,目的是为了使成本负担合理,正是遵循了 “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二是提取的这部分费用,在以后月份,但不超过一年的时间内按实际发 生数支付。这类费用主要包括:预提的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和固定资产租金等。

2、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商誉、大型软件、开办费等无形资产,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3、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从定义看,一是企业已经为以后各受益期支付了款项,受益期较长,最少两个月以上。如果将这笔支出全 部作为付款期费用,就违背了“谁受益,谁负提”的原则,造成负担不合理,因此对这种费用应作为待 摊费用处理,在各受益期内平均按其他标准摊销。二是分摊这笔费用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属于企业的流 动资产。属于这项费用的一般包括: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和预付固定资 产租金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1、计提比如房租费2008年6月份要交全年的,1-6月份就要计提。
2、6月份缴纳是就走待摊费用。
3、7月份就该摊销到费用里面去

比如全年房租费是12000
1月份计提时:1-5月份做预提
借:管理费用1000
待:预提费用1000
6月份缴纳时
借:预提费用5000
管理费用1000
待摊费用6000
贷:银行存款12000
7-12月份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1000
贷: 待摊费用1000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