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雨与锋面雨的区别

如题所述

对流雨与锋面雨的区别:

1、出现的地方不相同:对流雨的话,在中国没有典型,像长江流域的盛夏也有。锋面雨的话,在中国是最为常见的。如长江流域的梅雨是最出名的。上海、南京都有梅雨

2、两种雨的形成不同:对流雨的形成原因是当空气强烈受热的时候,湿热空气膨胀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雨就叫对流雨。而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们国家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锋面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它们中间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较轻的空气被抬升到冷、干、较重的空气上面去。在抬升的过程当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叫锋面雨。

扩展资料

对流雨,是世界四大降水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之一,因是冷暖气流呈上下对流运动而成云致雨而得名。对流雨时常出现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午后,以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常见。 因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

雨滴大而重,倾盆急降,且雷电交加,声势吓人,称为雷雨(thunderstorm) 。 对流雨的来势虽然急骤,但多在地表流失,对土壤侵蚀严重;好在历时不会太久,雨区也不会太广,如适时而降,对看天田作物仍不无贡献。 对流雨虽然降雨时间短,但大雨滂沱,往往因排水不及,而成淹水现象。

赤道地区多热带雨林,与多对流雨是分不开的。尽管热带雨林在成因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应是与对流雨密切相关。高大茂盛的植被产生是离不开丰富的降水量。而赤道地区正是由于对流雨的存在,几乎每天都有丰富的降水提供。不仅如此,对流雨在形成之前,是阳光明媚,正是植被大力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好时机。这种配合,是全球地带比较少见的。其它地区可能主要出现在较热夏秋。对流雨正是这种降水规律,使得地面植被得到最完善的生长。形成高大茂密的森林也就不足为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梅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2

一、对流雨和锋面雨的区别

1、形成不同:对流雨是空气受热上升遇冷形成;锋面雨是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降雨。

2、出现地不同:对流雨,在中国没有典型。新加坡、长江流域的盛夏也有。锋面雨,在中国最为常见。如长江流域的梅雨最出名。上海、南京什么都可以。

二、.对流雨

当空气强烈受热时,湿热空气膨胀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雨就叫做对流雨。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们国家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

三、锋面雨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它们中间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较轻的空气被抬升到冷、干、较重的空气上面去。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叫锋面雨。

四、、锋面雨是指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形成的降雨,如南方的梅雨北方的寒潮。

对流雨是指一个地方受热,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降雨,如夏季的暴雨。

扩展资料:

1、对流雨时常出现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午后,以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常见。 因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 雨滴大而重,倾盆急降,且雷电交加,声势吓人,称为雷雨(thunderstorm) 。 

2、对流雨的来势虽然急骤,但多在地表流失,对土壤侵蚀严重;好在历时不会太久,雨区也不会太广,如适时而降,对看天田作物仍不无贡献。 对流雨虽然降雨时间短,但大雨滂沱,往往因排水不及,而成淹水现象。

3、锋面雨主要产生在雨层云中,在锋面云系中雨层云最厚,又是一种冷暖空气交接而成的混合云,其上部为冰晶,下部为水滴,中部常常冰水共存,能很快引起冲并作用,因为云的厚度大,云滴在冲并过程中经过的路程长,有利于云滴增大,雨层云的底部离地面近,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易被蒸发,很有利于形成降水。雨层越厚,云底距离地面越近,降水就越强。

4、高层云也可以产生降水,但卷层云一般是不降水的。因为卷层云云体较薄,云底距离地面远,含水量又少,即使有雨滴下落,也不易达到地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对流雨

百度百科-锋面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9

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水汽冷凝而形成的降水。

对流雨——近地面湿空气强烈受热上升水汽冷凝而形成的降水。

二者共性是都有暖湿气流上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北方夏季的暴雨都属锋面雨。赤道附近的降雨及我国夏季午后的雷暴雨都属对流雨。

扩展资料

主要降水类型: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气;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气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0

区别是降雨的成因不同。

锋面雨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形成的降雨。对流雨是一个地方受热,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的降雨。

对流雨、锋面雨的形成:

1.对流雨 当空气强烈受热时,湿热空气膨胀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雨就叫做对流雨。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们国家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

2.锋面雨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它们中间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较轻的空气被抬升到冷、干、较重的空气上面去。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叫锋面雨。

对流雨形成模式图

锋面雨形成模式图

拓展资料

1.对流雨是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其形成机制是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雨。对流雨来临前常有大风,大风可拔起直径50厘米的大树,并伴有闪电和雷声,有时还下冰雹。

对流雨主要产生在积雨云中,积雨云内冰晶和水滴共存,云的垂直厚度和水汽含量特别大,气流升降都十分强烈,可达20~30米/秒,云中带有电荷,所以积雨云常发展成强对流天气,产生大暴雨。雷击事件、大风拔木、暴雨成灾常发生在这种雷暴雨中。

淡积云云层薄,含水量少,一般有雨落到地面。浓积云在中高纬度地区很少降水,但是在低纬度地区,因为含水量丰富,对流强烈,有时可以产生降水。

2.锋面活动时,暖湿空气中上升冷却凝结而引起的降水现象,就会形成锋面雨。锋面常与气旋相伴而生,所以又把锋面雨称为气旋雨。锋面雨主要产生在雨层云中,在锋面云系中雨层云最厚,又是一种冷暖空气交接而成的混合云,其上部为冰晶,下部为水滴,中部常常冰水共存,能很快引起冲并作用。因为云的厚度大,云滴在冲并过程中经过的路程长,有利于云滴增大,雨层云的底部离地面近,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易被蒸发,很有利于形成降水。雨层越厚,云底距离地面越近,降水就越强。锋面降水的特点是:水平范围大,常常形成沿锋而产生大范围的呈带状分布的降水区域,称为降水带。随着锋面平均位置的季节移动,降水带的位置也移动。例如,中国从冬季到夏季,降水带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5月份在华南,6月上旬到南岭-武夷山一线,6月下旬到长江一线,7月到淮河,8月到华北,从夏季到冬季,则向南移动,在8月下旬从东北华北开始向南撤,9月即可到华南沿海,所以南撤比北进快得多。锋面降水的另一个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因为层状云上升速度小,含水量和降水强度都比较小,有些纯粹的水云很少发生降水,有降水发生也是毛毛雨。但是,锋面降水持续时间长,短则几天,长则10天半个月以上,有时长达1个月以上,“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中国江南春季的锋面降水现象的准确而恰当的描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2-11
1、锋面雨是指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形成的降雨,如南方的梅雨北方的寒潮。
2、对流雨是指一个地方受热,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降雨,如夏季的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