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评不上级的工伤怎么赔

如题所述

一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根据国家评残标准,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符合伤残十级标准,也就是说只要有骨折就能够评上残,如果骨折的部位和轻重不同,会评定不同伤残等级并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应伤残等级的待遇。只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不存在评不上残的情况。如果没有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只能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停工留薪期工资(也叫误工费,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工伤职工发生事故伤害,造成身体损伤的,因伤情不一,相关赔偿项目也应根据伤情等情况才能确定。劳动者认为伤情严重,申请劳动能力等级鉴定,但如果经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并经过上一级鉴定机构复核,工伤职工的伤情,仍评不上伤残,那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中,将不会有关于伤残的相关赔偿项目。同时,即使不构成伤残,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仍应依据法律规定,支付以下实际产生的工伤待遇项目:
1、治疗工伤所发费的工伤医疗费和康复费;
2、实际住院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费;
3、如因伤情需要,前往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4、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费;
5、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
当然,上述项目的具体的赔偿数额,仍需要根据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工资水平、所在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的标准,具体计算才可以最终确定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工伤待遇赔偿数额。
综上所述, 一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根据国家评残标准,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符合伤残十级标准,也就是说只要有骨折就能够评上残,如果骨折的部位和轻重不同,会评定不同伤残等级并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应伤残等级的待遇。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