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民人物介绍

如题所述


刘素民
刘素民,1967年6月生,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之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访学台湾辅仁大学“士林哲学研究中心”及欧美相关研究机构,主要讲授西方哲学、中世纪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多门课程。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西方哲学研究室,研究方向:西方中世纪哲学、中西哲学、宗教学相关问题比较研究。主要社会兼职:武汉大学基督宗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华全国外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文名:刘素民
外文名:LiuSumi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武汉市
出生日期:1967年6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信仰:佛教
代表作品:《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研究》
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个人简历
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之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访学台湾辅仁大学“士林哲学研究中心”及欧美相关研究机构,主要讲授西方哲学、中世纪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多门课程。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西方哲学研究室,研究方向:西方中世纪哲学、中西哲学、宗教学相关问题比较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
武汉大学基督宗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中华全国外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学术成就
著作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研究》(独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初版;2007年重印)
《托马斯·阿奎那伦理学思想研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阿奎那》(独著,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
《宗教与社会——华侨华人宗教、民间信仰与区域宗教文化》(合著、第二作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期刊论文
1.《从“心物无分”与“理智抽象”看托马斯·阿奎那的知识论》,独撰,《哲学研究》201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B6《外国哲学》2017年第7期全文转载。
2.《“无中生有”与“有无相生”——从爱留根那之“无”看存有的绝对性与非限定性》,独撰,《哲学研究》2016年第4期。
3.《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的形上架构与神性意涵》,独撰,《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4.《阿奎那的自然法作为本性之律的人学内蕴》,独撰,《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
5.《人存在的自由与神恩之境:对比托马斯·阿奎那与卡尔·马克思关于‘人’的哲学思考》,独撰,《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3期。
6.《解读基督宗教‘人是上帝的肖像’》,独撰,《世界哲学》2012年第2期。
7.《浅析经院哲学的“在物共相”》,独撰,《哲学动态》2015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2期转载。
8.《永远的阿奎那:中外托马斯·阿奎那研究回顾与分析》(上),独撰,《哲学动态》2003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9.《永远的阿奎那:中外托马斯·阿奎那研究回顾与分析》(下),独撰,《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0.《宽容:宗教自由及宗教对话的前提》,独撰,《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
11.《主体生成论与希望人学——段德智教授<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独撰,《哲学动态》2010年第3期。
12.《现代科技行为道德约束的困境与出路》,独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0期。
13.《科技行为道德约束的困境与法德并济》,独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0期。
14.《科学研究的“禁区”与“绿色通道”》,独撰,《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1期。
15.《科技行为道德约束的困境与法律制裁》,独撰,《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4期。
16.《重返being—雅克·马里旦形而上学思想探析》,独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11年第12期。
17.《being,essence和existence——托马斯·阿奎那存在论思想探析》,独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8.《论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复杂性》,独撰,《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9.《主体生成论的宗教背景》,与赵敦华教授合著,第二作者,《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0.《‘和谐’的哲学追问与宗教伦理的当代价值》,独撰,《哲学门》总第十四集,(2006年第二册)
21.《托马斯·阿奎那“灵魂论”心理学的哲学解读“》,独撰,《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22.《为什么说“自由是一种责任”》,独撰,《福建论坛》2017年第10期。
23.《‘我——你’关系中的人:超越的存在》,独撰,《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24.《傅乐安<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哲学>》,独撰,台湾《哲学与文化》月刊2004年3月。
25.《阿奎那自然法对神圣与世俗的有机共构》,独撰,《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26.《从理智的领悟活动看托马斯·阿奎那的知识论》,独撰,《东南学术》2014年第5期。
27.《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独撰,《东南学术》2005年第3期。
28.《马里坦‘新人道主义’视域中的‘存在’论》,独撰,《东南学术》2006所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9.《从理智的领悟活动看托马斯·阿奎那的知识论》,独撰,《东南学术》2014年第9期。
30.《宗教学研究的理路与方法论探析》,合撰,第一作者,《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
31.《托马斯·阿奎那的伦理自然法与道德价值》,独撰,《东南学术》2005年第5期。
32.《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独撰,《东南学术》2008年第5期。
33.《追问宗教起源的发生学意义》,独撰,《学术界》2006年第2期。
34.《托马斯·阿奎那意志自由对伦理之善的神圣与世俗共构》,独撰,《晋阳学刊》2009年第2期。
35.《从‘至善’的角度看阿奎那对奥古斯丁的补正及与近代启蒙价值的对接》,独撰,《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6.《自然法:和谐的形上基础与价值指向》,独撰,《华侨大学学报》2007第第3期。
37.《“无神论“的理论内涵与思想限度——从”梵二会议“文献谈起》,独撰,金泽、赵广明主编38.《宗教与哲学》第四辑,2015年。
39.《神哲学思境中的理性美——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探析》,独撰,刘光耀、杨慧林主编,《神学美学》,上海三联书2006年月12月。
40.《从自然法的角度看阿奎那的政治学思想》,独撰,《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3辑,2005年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41.《托马斯·阿奎那潜能与实现原理的理论渊源与思想内涵》,独撰,《基督教思想评论》2007年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42.《宗教学研究的‘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合撰,第二作者,《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
43.《‘故乡沦陷’之‘恶’的伦理思考》,独撰,《云梦学刊》2016年第3期。
44.《科技行为的道德选择与人文精神向科技的融入》,独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7期。
45.《论青年科技人才的创造力》,独撰,《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12期。
46.《2010中国大陆‘西方中世纪哲学研究回顾与展望》,独撰,《中国哲学年鉴2011》,哲学研究杂志社2011年7月。
47.《比较视野下的宗教学沉思》,独撰,《人民政协报》2011年6月20日。
48.《阿奎那理性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形而上学性》,独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第1辑,2011年9月。
49.《神恩成全自然——托马斯·阿奎那与〈神学大全〉》,独撰,《哲学名著导读》,学习出版社2012年9月。
50.《托马斯·阿奎那论法律》,独撰,清华大学985名优教材《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高鸿钧赵晓力主编,第六章。
51.《新加坡教育与儒家文化》,合撰,第二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2期。
52.《“上帝死了”语境下人之存在的哲学追思——兼论保罗·蒂里希之“存在的勇气”》,合撰,第二作者,《兰州学刊》2008年第1期。
53.《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社会公正思想》,合撰,第二作者,《郑州轻工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会议论文
1.ThomasAquinasResearchinChina,PersonandSociety:FromtheRespectof21Centenary,Nov.2005,Portugal.(独撰)
2.InterpretingThomasAquinas:AspectsofChinesescholars'studyandaPreliminaryResearchonAquinasThoughtsofNaturallaw,2006年7月“中美哲学宗教学第12届国际会议”,北京。(独撰)
3.MedievalPhilosophyandThomasAquinas,2013年4月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分校“阿奎那年度讲座”主讲,爱尔兰。(独撰)
4.《爱留根那之‘无’的西方哲学意义与东方哲学对照》(OnEriugena’sTheoryofNothingnessUndertheVisionofComparativeStudiesBetweenEasternandWesternPhilosophy),2014年9月7-7日,“2014世界汉学大会”,北京。(独撰)
5.《神哲学思境中的理性之美: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探析》,独撰,2006年9月22日首届神学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湖北襄樊。(独撰)
译文
1.《一个论及“无”的西方思想家:约翰·司格脱·爱留根那》,【爱尔兰】DermotMoran文,《世界哲学》2016年第6期。
2.《神学大全》第二卷,参与翻译,段德智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3.《西格尔:<论世界的永恒>》,独译,赵敦华、傅乐安主编,西文古典哲学原著选辑《中世纪哲学》下卷,商务印书馆2013年。
4.本人独立撰写、曾经发表在《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的一篇题为《宽容:宗教自由及宗教对话的前提》一文被翻译成日文,见铃木敬夫《现代中国の法治と_容__国家主义と人_宪政のはざまで》第5章《_容:宗教の自由及び宗教间_话の前提》,(日本)东京都:成文堂出版,2017年5月第1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