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中国有多大,刘备当时坐拥荆州、西川和汉中,曹操为啥会说三分天下刘备已得其半。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中国疆域:

曹魏(景元三年,262年):291万平方公里;

蜀汉(景耀五年,262年):107万平方公里;

东吴(永安五年,262年):145万平方公里;

共计:543万平方公里。

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孙权建年号,成三国鼎立之势。魏仍以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的西域诸国。曹魏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大漠南北为鲜卑。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刘备在割据荆州之后又占据益州接着控制汉中,他的军事集团既可以出荆州顺长江东下进攻东吴,又可以出五丈原威胁长安,占据了相当的军事主动权。所以曹操说刘备得了大半江山。

扩展资料:

经济发展:

一、曹魏:

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当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荒的面积最广,这正是当时三国中以曹魏实力最强的原因。曹魏推行屯田制,组织流民耕种官田。

这使得恢复社会秩序,增强曹魏实力。曹魏重视农业的另一实证是其大兴水利,其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在三国中首屈一指。

如233年关中一带辟建渠道,兴修水库,一举改造了三千多顷盐碱地,所获使国库大为充实。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粮食产量倍增,但三国食货志也指出这些水利工程许多缺乏规划,仅能收短期效果。

曹魏建置大型官营手工业作坊,发展手工业生产。邺(今河北邯郸临漳县)、洛阳等贸易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和海外有贸易往来。

此外造船业、陶瓷业、丝织业、制盐业等等也都十分发达。值得注意的是曹魏一直无法摆脱实物交易的经济模式,少数几次的货币改革尝试都以失败收场,这可能与其国土内缺乏大规模的铜矿矿山作为基础有关。

二、蜀汉:

蜀汉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东汉末年遭受的战乱也较中原为轻。214年,刘备入蜀后,巴蜀地区财政混乱,刘巴提出铸直百钱,平衡物价,解决问题。

当中五铢钱与直百钱并用,为犍为郡所铸,从中知道蜀铸钱不只在一地,而蜀钱终三国一代也一直是蜀国重要的输出品,甚至连魏国都大量流入跟通行。

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护理都江堰,保障农业灌溉。蜀汉的手工业以盐、铁和织锦业等最为发达。左思《蜀都赋》中提到“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所以蜀锦能远销吴、魏二国,诸葛亮亦认为蜀锦为支持国家的重要物资。

而南中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贡品,令蜀汉军费有所供给,国家富裕。至蜀汉亡时,官府仍有金、银各二千斤。首都成都也是当时的商业都市之一。

三、东吴:

孙吴所处的江南,社会经济起步较晚,在三国时还是人口稀薄之地。然而由于这里战乱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迁居,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孙权登位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制,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纺织业方面,江南以产麻布出名,豫章郡(治所在江西省南昌市)的鸡鸣布名传千里。

三吴出产“八蚕之绵”,诸暨、永安一带所产丝的质量很高。冶铸业以武昌(湖北省鄂州市)为最发达,孙权曾在开采铜矿,打造兵器。

由于地处江南及海边,吴国在造船和盐业都相当发达,在海盐(今浙江嘉兴海盐)、沙中(今江苏苏州常熟)设官员,来管理这两地的盐业生产。

孙吴在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设典船校尉,海船南抵南海、北达辽东。海上贸易亦有所兴起,孙吴的商业都市以建业(江苏省南京市)、吴郡(江苏省苏州市)、番禺(广东省广州市附近)为主,其中番禺以国外贸易为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1
刘备在割据荆州之后又占据益州接着控制汉中,他的军事集团既可以出荆州顺长江东下进攻东吴,又可以出五丈原威胁长安,占据了相当的军事主动权。所以曹操说刘备得了大半江山。三国的国土面积多大,我给你一张图你自己看下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20
三国时期中国版图不是很大。乍看之下,好像把内蒙古、西藏刨掉之后的现代中国地图(实际上需要刨去更多)。曹操口中的“三分天下刘备已得其半”应理解为东汉“半壁江山”,是泛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01
主要是根据刘备占据的地盘来判断的,荆州六郡乃战略要冲,得荆州者如观台高处览天下啊!
第4个回答  2013-04-03
你可以去历史吧的图册看一看,那里有一个图集收录了从191年至280年三国地盘的所有变化。
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吗?记载于何书之中?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曹刘之间。孙权不是空气,他不会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