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中国首位进入WTO的法官张月娇的一些故事啊?

谢谢了。。

张月姣出生于1944年10月,是吉林省人。2007年11月27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DSB),正式任命张月姣为上诉机构成员(大法官),这是中国人首次在世贸组织中担任这一重要职务。

张月娇曾留学法国、美国,通晓英、法两种外语。她还具有极其丰富的实战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美国四度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和中国“起火”,甚至对中国发起了“特殊301调查”。最终,张月娇和时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一起同美方“过招”,将此事平息。

张月娇在日内瓦工作的8年多时间,已经让她习惯了终日忙碌。她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她确确实实拿出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在做上诉法官的事情。“所有的周末都在办公室度过。”一如她周围的同事们对她的一个评价:刻苦、敬业。

扩展资料

人物履历

张月姣,汕头大学法学院教授。吉林省人,生于1944年10月,

张月姣在“文革”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后被派赴法国留学。

1968年获法国汉纳大学学士学位。

1978年起,张月姣律师在中国国家进出口委员会、中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参与了起草中外合资企业法、经济特区条例等。

1981-1982年赴美国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2-1984为世界银行法律部法律顾问;

1984-1990年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条约法律司任副处长、处长,经济法副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委员,中国司法部批准律师资格;

1990-1998年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条约法律司任副司长、司长,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代表,中国入关谈判法律总顾问,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理事,国际发展法学院董事,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

1997-199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中国法律,完成JSD博士课程。

1998-2004 年任亚洲开发银行 助理法律总顾问、东亚局副局长、嵋公地区局副局长、亚洲开发银行上诉委员会主席、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局局长;

2007年11月27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DSB),正式任命张月姣为上诉机构成员(大法官)这是中国人首次在世贸组织中担任这一重要职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月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1
张月姣,吉林省人,生于1944年10月,1968年获法国汉纳大学学士学位。1981至1982年赴美国乔治顿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1978年起,工作于中国国家进出口委员会、中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参与了起草中外合资企业法、经济特区条例等。
  1984至1997年,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条约法律司外资处副处长、外贸处处长、副司长、司长。参与起草中国的“民法通则”、“涉外经济合同法”、“公司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贸法”、“ 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等法规;审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还率中国代表团与外国谈判“投资保护协定”;担任中美 知识产权谈判代表、中国复关谈判法律顾问;参加制定与完善“专利法”、“ 商标法”、“版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987至1999年,被选为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理事、国际发展法学院董事,参与制订“国际融资租赁公约”,“商事合同通则”等。担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人民大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法学院的兼职教授,汕头大学法学院教授。
  1998至2004年,任亚洲开发银行助理法律总顾问、东亚地区局副局长,湄公区域局副局长,亚洲开发银行上诉委员会联合主席,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局长等职,负责亚洲开发银行的法律与政策改革项目,贷款,筹资,地区合作,国际组织间的合作等。
  2005年2月,担任西非开发银行董事。
  2005年5月,加入君合律师事务所为执业律师和资深顾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