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翻译此文言文﹖

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於寡人也。」子思曰:「臣羁旅於此,而辱君之威尊,亟临荜门,其荣多矣。欲报君以财币,则君之府藏已盈,而伋又贫。欲报君以善言,恐未合君志,而徒言不听也。顾未有可以报君者,唯达贤尔。」卫君曰:「贤、则固寡人之所愿也。」子思曰:「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君曰:「必用以治政。」子思曰:「君弗能也。」君曰:「何故?」荅曰:「卫国非无贤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君曰:「虽然,愿闻先生所以为贤者。」荅曰:「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士耶?」君曰:「必以实。」子思曰:「卫之东境有李音者,贤而有实者也。」君曰:「其父、祖何也?」荅曰:「世农夫也。」卫君乃卢胡大笑曰:「寡人不好农。农夫之子,无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贤。今鲁、卫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李音父祖虽善农,则音亦未必与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臣之问君,固疑取士不以实也。今君不问李音之所以为贤才,而闻其世农夫因笑而不受,则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卫君屈而无辞。

子思从齐返回卫国,卫国君安排他在馆舍住下,并问他:“先生您是鲁国的贤士,却不认为卫国狭小,还亲自步行到这来慰问,希望您对我有所赐教呀。”
子思说:“我旅行滞留贵地,有辱您国君的威望和尊严,急切地到这来看望我,我这种荣耀真是太大了。我想用财物来报答您,可是您的府库已经充足,而我孔伋却又贫穷。我想用良言来报答您,又怕不合您的心思,我却白说了得不到采纳。因此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答您的,只能让您变得更贤明。”
卫国君说:“贤明,这本来就是我所希望的啊。”
子思说:“我不知道您的愿望是什么?”
卫国君说:“我一定把贤明用在治理国政上。”
子思说:“您不能啊。”
卫国君说:“为什么?”
子思回答说:“卫国并不是没有贤才,而是您没有好的政策,这种贤才没有得到重用啊。”
卫国君说:“既然是这样,那么我希望听到先生所说的贤才。”
子思回答说:“您是打算按名声提拔贤士呢,还是按实际才能提拔贤士呢?”
卫国君说:“我一定按实际才能提拔。”
子思说:“卫国东部有人叫李音的人,是一个品德高尚而有实际才能的人呀。”
卫国君问:“他的祖父、父亲是干什么的?”
子思回答说:“他家世代都是农民。”
卫国君哈哈大笑说:“我不喜欢农事。农民的儿子,没有什么用处。更何况历代功臣的孩子,还没有全部安排他们当官呢!”
子思说:“我说的那个李音,是能够称得上贤才的。周公、康叔,都是大圣大贤,可是现在鲁、卫两国的国君也未必都像他们这样的祖宗一样。李音的父亲、祖父虽然都善于农事,但李音也未必像他们呀。您却说历代功臣的儿子还没有全部安排做官,那么我所说的有贤才而不被重用,就是真的了。我之所以问您,本来就怀疑您不按实际才能提拔士人啊。现在您不询问李音为什么是贤才,听说他家世代是农民却讥笑而不接受,那么您提拔士真的是只相信名声而不根据实际才能啊。”
卫国君感到理屈,无言以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18
孔伋从齐国返回卫国,卫国国君到他行馆里拜访说:[先生,是鲁国名士,但是不以卫国地偏国小,依然到这里访问。希望能有好的东西给我。]子思说:[我旅居于此,而劳国君屈尊,突然来寒舍拜访,万分荣幸。想用金钱来答谢国君,但是国君的府库收藏盈满,而孔伋又贫穷。想回报国君好的建议,但是担心不合国君的心意,徒然说了不被听取。所以除了举荐贤才外,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答国君的了。] 卫君说:[贤才,肯定也是我所想要的。]子思说:[不知道国君想要贤才做什么?]卫君说[必定任用来治理内政] 子思说;[卫君做不到]卫君说;因为什么?回答说;卫国并不是没有贤达才学之士,但是国君没有良好好的内政,原因是贤才都不被举荐任用。卫君说;虽然是这样,想要听听先生所认为是贤才的人。回答说:国君将要以名气取士,还是要以才干取士。国君说:一定要以才干。子思说;卫国东边有一个叫李音的,有实在的才干。卫君说;他的父亲,祖辈是做什么的?回答说;世代为农。卫君忍不住大笑说;我对耕种没兴趣,农夫的儿子,没什么用处。而且官宦世家的子弟,也还没用全部被任用。子思说:我称赞李音,是称赞他的贤才。周公是大圣人,康叔也是大贤。(他们分别是鲁和卫的封君)现在鲁国,卫国的国君不一定都和他们的祖先一样圣贤。李音的父祖虽然善于务农,但李音未必和父辈一样。国君说官宦子弟没有全部任用,看来我所说的贤才不被举用,果然是没说错。我之所以问卫君,就是担心不以才干取士,现在国君不问说李音是贤才的理由,而是听到他世代农民就笑而不接受。看来卫君取士确实是相信名声而不依据才学啊。卫君理屈无言以对。
没有逐句翻译,太累。另外长文章最好加点分,分是你也帮助过别人的证明。伸手党不是长久之计策。
第2个回答  2013-01-18
呵呵,这么长的古文,都不给点分,太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