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法规有什么区别?哪些属于政策?哪些属于法规?如何区分政策和法规?

如题所述

按照宪法、立法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之分,其效力仅次于宪法。以上界定的是狭义上的法律,广义法律则包括狭义法律、法规和规章。最广义法律和法的概念一致,泛指有约束力的规范。
法规则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效力仅次于法律。
地方法规是指省级、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注意全部地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获得立法权是15年立法法新修的结果)地方法规效力仅次于行政法规,其内部也有层级,省级法规高于市级法规,人大制定的法规要高于其常委会制定的法规。
自治法规则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经济特区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针对经济特区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效力层级最低。
制度和以上规范有一定的联系,到底什么是制度比较难回答。用道格拉斯·C·诺思的一句话来说吧: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他认为制度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约束和他们的实施特征。(我认为正式的规则就是指法律、法规等制定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18
政策一般是指党和国家政府针对社会的具体现实情况而制定和采取的政治策略和有效措施。政策既可以是由国家最高的政府机关制定也可以是由党来制定。
法规一般是指用国家各级立法机关(主要是各级人大)或是各级人民政府制定,法规带有强制性和惩处性,而政策则没有。
规章一般是指由各级主管单位、部门和团体组织制定的属于本单位、部门和团体组织的规则和章程。追问

那么党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就是文字的关系呢?

第2个回答  2018-03-30

    法规则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效力仅次于法律。

    “法规”是法律效力相对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法规”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①由国务院及其所属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也称行政规章;

    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和颁布的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省会、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一般用“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称谓,如《征兵工作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