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不以成败论英雄 这个论点 从哪方面来说?

因为有个辩论赛 要求以 不以成败论英雄 来说
所以请提供关于此论点的一些材料

这个的含义有2个,1不能因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来判断是不是英雄。2不用英雄是成功多还是失败多来看英雄是不是真的英雄。
诸葛亮自古以谋略见长,六出祁山而没有出来周渝被诸葛亮三气而死曹操火烧赤壁落荒而逃关羽败走麦城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自古以来没有长胜将军
论点:1.失败是成功之母(古人总结出来的,是富有经验的)2.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事事成功,必有失败。如果失败多次,只是给自己积累更多的经验,经过多次失败,终究会成功,不能以成败论英雄3.爱迪生电灯的发明,一次就成功了么?4.在辩论过程中,反方必定举出一些一次成功为英雄的例子,要以这类人是少数,是特别为理由,反驳掉。(例:一次成功为英雄的100个人里能有几个?所以,从总的来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英雄,是个迷人的充满魅力的称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不盼望自己能成为英雄,用敌人的鲜血和生命熔铸自己的辉煌,让自己的英明能镌刻于汗青之上,留传后世,为万人传颂。然而,在战场上,单凭个人的勇武就能成为英雄吗?在面对敌人排山倒海的攻势,在面对敌人枪林箭雨的杀戮,一人之力可以力挽狂澜吗?显然不能。
‘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成就英雄的一世英明,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将士付出了他们的汗水、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他们的生命。他们又得到了什么,一个头衔,一笔微薄的抚恤,一群无人照顾的孤儿寡母,他们得到的很少很少。有很多将士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有很多人的尸骨还流落在异乡不能回归故土。他们也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他们知道,自己也许就会这么默默无闻地走了,那些专为祭祀功臣良将的凌烟阁上,是绝对不可能留有他们一席之地;那些专门撰写功臣将相的丹青史册上,是绝对不可能为他们多添一笔,但是他们却甘愿为国牺牲!因为他们清楚,他们的责任就是——保家卫国。可是谁又知道他们?谁又会为他们流泪?他们活着的时候是平凡的,普通的,渺小的,不为人知的,他们的价值也许就是在于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一支火把,照亮‘英雄’前方的路。
谁才是英雄?
谁才真正值得人们称颂?”

我就举一个例子吧.
知道阿拉法特么?他是中东不死鸟,为了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了终身,不管是面对以色列的暗杀,还是围困,他始终坚强不屈,他也曾经和拉宾为了和平握手言和,他始终是代表巴勒斯坦民族了利益...但是,他是带着遗憾走的,死前和平仍是那么暗淡...但我们能说他终究没有成功而不是英雄么??待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8
比如项羽 虽然败给了刘邦, 但是我们都认为他是英雄。
英雄的概念不要和枭雄或者奸雄的搞混了 。 还有抗战时期有许多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