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纠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如题所述

七坊中心学校 李美娟要纠正不良习惯,首先要帮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什么是不良习惯。因为如果不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某些习惯是不良习惯,就谈不上纠正这种习惯。为此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将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与自身利益联系起来,对不良习惯的后果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决心纠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深入了解学生,探明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内在因素,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和个性、年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他们身上的不良行为完全可以得到矫正和改善,我认为有以下几大方面。一、 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对症下药要深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对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更需要深入细致、耐心地了解学生,班主任只有探明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关键,掌握学生的关键问题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及时对症下药。我认为要想让学生改掉这些不良习惯,教师要做到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动态,做到及早发现,技术纠正,就可以收到防微杜渐的功效,把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阶段。二、 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经常会受到成人、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其他同学的耻笑或歧视,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同学存有戒心和敌意;但他们又很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同学的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的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首先必须使他们解除疑虑,克服对立情绪,摆脱消极的心理我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三、 把握教育时机,激起内心火花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学会了检讨或其他应付的办法,所以教师的一般劝说、批评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教师能抓住某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激起他们的情绪波动,而后给予启发诱导,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这种经历往往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不良行为习惯变化的转折点。教育的时机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善于利用,就会成为纠正不良行为的有利时机。四、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在精神或物质上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因为持之以恒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我们要用心去了解学生,去呵护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